山因水而活,城因水而灵。当“水”从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引擎,当“慢生活”与“快增长”在禹州交织碰撞,这座城市正以“水”为笔,绘就一幅生态经济新画卷。
近年来,禹州市以颍河为轴,通过“治水、兴水、活水”三步走战略,将母亲河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黄金水道”,让碧波荡漾的河湖水库成为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聚宝盆”。
禹州以颍河水利风景区为依托,打造20公里颍河湖,治理河堤40公里,种植绿化树10万余棵、草坪10万平方米,形成高标准景观园林135公顷。通过“清四乱”“三清一净”行动,河道垃圾直排全面清零,植被覆盖率达88%,颍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常态化生态监测与湿地修复工程,让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形成“水清、岸绿、景美、文兴”的生态格局,禹州颍河(城区段)荣获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称号,成为中原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漫步颍河岸边,古迹新景交相辉映:巢父洞、洗耳台诉说着千年文化,水上乐园、橡胶坝水库焕发活力。“光影幻彩广场”“涟漪广场”等夜间灯光秀,将颍河装点成“不夜水岸”。
禹州以颍河为轴,串联风情夏都、时尚颍岸、大美董湾、浩瀚吴湾四大主题景观带,建成14座跨河桥梁、18处亲水平台、玻璃栈道、瓷雕艺术园等20余项文旅设施,打造“十里颍河,百景共生”的生态长廊,这不仅让城市有了呼吸的绿肺,更让沿岸的商业街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禹州深挖大禹治水、张良文化等历史IP,在颍河沿线建成水文化长廊、非遗展示馆等10余处文化载体,让“治水故事”与“水经济”同频共振。
禹州正以颍河生态长廊为纽带,探索“水+文旅”“水+农业”“水+康养”等多元业态,用幸福水润泽百姓生活,激活水旅融合经济新动能。
碧水映红石,绿茵接天际。从生态修复到文旅融合,从水岸治理到经济腾飞,禹州正以“水”为媒,走出一条“以水兴城、以水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禹州将继续深化水旅融合,让一河碧水润泽百姓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