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承载着连接城市与乡村、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任。作为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近年来,禹州市积极响应,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落实、高标准要求,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双向赋能”的融合新模式,力求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新突破。
交通融城:道路畅通拉近城乡距离
近年来,禹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和大中修农村公路,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公路设施安全畅通;注重绿化美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农村客运网络布局,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这些举措不仅让农村公路变得更加宽敞、畅通,也让城乡居民在出行、物流等方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阡陌纵横的“农村路”,连接着城市和乡村。如今,一条条道路由窄变宽、由“通”到“畅”,老百姓“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城乡距离也越融越近了。
产业兴城:乡村振兴激活城乡活力
据统计,目前神垕镇现有钧瓷企业228家,年产钧瓷220万件,带动近2万人就业;拥有花盆企业15家,年产量1亿件以上;拥有炻瓷企业25家,产品出口到美国、非洲、法国、英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神垕镇作为钧瓷文化发源地,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深挖千年制瓷技艺活态传承,另一方面整合镇域内生态涵养林、传统村落资源,打造集钧瓷文化研学游、陶艺主题民宿集群、有机农场体验区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构建起“瓷韵+乡趣”的全域旅游新图景。作为禹州城乡融合改革试验田,神垕镇探索出的发展范式正加速向全域渗透。
近年来,禹州市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依托“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挖掘乡村特色产业,“明星村”层出不穷。“世外桃源”石坑村、“杏福”闵庄村、刘沟“豆腐村”、鸠山槐花村、磨街柿子村……产业兴旺不仅打响了村庄知名度,也让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服务优城:服务提升缩小城乡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是关键。近年来,禹州市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城乡普惠共享。全市建成94个老年助餐场所,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禹州市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高标准实施路、水、气等九大规划建设,农村公路通达率和城乡公交覆盖率均为100%;县域医共体实现乡镇卫生院CT设备100%覆盖,农村居民县域就诊率提升至92%;积极改善城乡教育条件,鼓励优秀教师扎根乡村,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百万群众喝上“丹江水”……如今的禹州已构建起“交通互联、服务共享、智慧赋能”的城乡公共服务新格局。
从“双向奔赴”到“美美与共”,今后禹州市将紧扣“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总纲,以制度破壁、要素融通、产业升级为主线,书写新时代城乡共荣共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