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避免溺水事件发生,建安区多措并举不断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健全责任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联合政法委、公安、水利等十部门开展2025年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行动,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建立区域网格、实施分层管理等方式,压实各级安全责任,确保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凝聚家校合力,织密防护网络。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向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引导家长履行第一监护人职责,加强校外安全监管。针对留守、单亲、外来务工及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精准台账,防止脱管漏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按照《建安区教体局关于加强交通安全工作 杜绝校车走河道附近的提示函》要求,对辖区内校车运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杜绝在河道附近行驶等危险行为。
深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教育),将防溺水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牢记“六不一会”准则(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能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一会: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阵地,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筑牢学生防溺水思想防线。截至目前,全区各学校已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500余场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10万余封,开展防溺水工作督导检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