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普生活

身高“缩水”变矮?可能骨质疏松了!

【信息来源: 【作者: 【信息时间:2015-10-16 16:1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确诊骨质疏松症不能单凭血钙数据,测测骨密度更靠谱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我国至少有 6944 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 2.1 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我国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 15.7%,成为与高血压等并列的常见慢性疾病。在上一期岭南名医云山大讲堂中,广州日报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请该院骨科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樊粤光开讲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场。他指出骨质疏松症有迹可循,如中老年人身高“缩水”变矮、驼背、腰背痛甚至骨折等等。但真正下诊断不能靠平时体检中的血钙数据,而应测骨密度更靠谱。

  樊粤光提醒,50岁以上、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即使目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脑子里也要有意识提醒自己:骨头逐渐在变脆,甚至已经进入骨质疏松的后备队伍里。而要预防骨质疏松症、避免因其引起的骨折等伤害的发生,除药物治疗和饮食补钙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窍门”。从家里装修、日常坐车出行如何选座位,到选择运动项目、怎么晒太阳才更有助于维生素D在体内的转化、促进钙的吸收等多方面,他都一一支招。

  现状

  50岁以上人群多有

  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50岁以上人群多数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发生率更高。”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樊粤光教授指出,人均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发展,骨质疏松群体越来越庞大。据报道,截止2009我国至少有 6944 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 2.1 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我国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 15.7%。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它是老年人致残、活动能力下降的常见原因。”樊粤光说。事实上,医学界已将防止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位置。

  解读

  变矮驼背腰背痛骨折 都是骨质疏松症迹象

  “不过,多数存在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并没有不适症状,只有一部分人有明显的症状,即患上骨质疏松症。”樊粤光介绍说,骨质疏松症明显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

  1.身高“缩水”驼背

  如果留意自己的身高,不少中老年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比年轻时候矮了三几公分。樊粤光分析说,这三几公分的身高“缩水”主要丢失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因椎间盘的弹性变差、椎体发生了形态的改变甚至压缩导致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不同程度的驼背造成的。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农村驼背的老人比城市多,而国内城市驼背的老人则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多。这跟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重视重度相关。

  2. 腰酸背痛

  临床上有不少中老年人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严重的经过休息后仍无法减轻。樊粤光分析说,上了年纪的人,骨量持续减少、丢失到一定程度后,椎体压缩不但容易造成压缩性骨折,相应部位的椎体压迫到神经,也会产生放射性的腰背疼痛。这种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即使卧床休息后有所缓解,但因为压缩性骨折或相应部位的神经无法解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饱受疼痛困扰,特别在弯腰、下蹲或是大便时用力、咳嗽太猛时疼痛更为剧烈。

  3.易骨折“不堪跌”

  中老年人随着骨质量持续减少、骨密度逐渐降低,加上椎体形态发生变化,骨的脆性也随着增高。临床上经常遇到老人家轻轻一滑倒就骨折的,甚至有的是因坐公交车尾颠簸得太厉害,回到家里腰酸背痛,休息了也一直不好转,到医院一拍片,竟然骨折了。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当骨密度严重降低时,老人家不但‘不堪跌’,甚至连咳嗽、用力推开窗甚至是弯腰端水这样的小动作,也可能导致骨折。”樊粤光说,这类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骨折,即非暴力下的骨折,就是通常所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威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

  诊断

  血钙数据只作参考 骨密度检测更靠谱

  除了腰酸背痛、身高“缩水”变矮等蛛丝马迹可以提醒之外,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何标准呢?如果体检时血钙基本正常,即使经常腰酸背痛,是不是就不会是骨质疏松症呢?

  “其实血钙正常并不不能作为判断没有患上骨质疏松的依据。”樊粤光解释说,血液中钙的含量并不就是骨骼中钙的含量。其实,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血中钙检测通常都在正常范围内。因为机体为了维持细胞、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安全,即使在缺钙和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也会通过调节机制,动用“骨库”中的钙以维持血钙的正常。因此,血钙只是一个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病因分析的参考值,通过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才是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可的诊断“金标准”。

  做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时,身体部位的选择也有讲究,一般腰椎和髋部骨头受力多、骨质更为均匀,选择这两个部位进行检测比其他部位更能反映一个人身体的骨质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一个人的骨密度降低超过正常年轻个体2.5个标准差以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防治

  装修、坐车、饮食都有讲究

  一提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马上联想到缺钙,以为补补钙就没事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樊粤光说,各种钙剂只是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基础制剂,但单纯补钙是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用一些能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而对因甲亢、甲状旁腺亢进症等内省代谢疾病或是糖尿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还要找出病因、及时治疗。樊粤光提醒,要预防骨质疏松症、避免因其引起的骨折等伤害的发生,除药物治疗和饮食补钙之外,日常生活还有“好多窍门”:

  1. 少做对抗性运动

  缺少运动会使骨钙减少,骨形成减慢。年轻时体育锻炼对增强骨质起重要作用,而在老年期则主要起维持骨质作用。不少人年轻时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摔倒了爬起来,哪怕不慎骨折,经常正规治疗也可以恢复得很好。可上了年纪,这类比较多摔摔打打、有激烈对抗性的运动就要尽量避免了,特别要防跌倒等意外。所以,应尽量选稳妥点的,可改为游泳、爬山、打太极拳、散步等较温和的运动。

  必要时,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功能改善为主的运动疗法,以促进骨代谢,增强肌力、耐力,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步态和平衡,减少跌倒致骨折的风险。

  2. 坐车尽量靠前点

  临床上因坐长途汽车、市内公交车颠簸骨折的患者并不罕见。所以,樊粤光特别提醒:中老年人骨量下降、骨脆性增加,坐车尽量靠前坐,有条件的不要选后部半颠簸较明显的位置。年轻人也尽量将靠前的座位让给老人家,互相照顾。

  3. 装修要用防滑砖

  生活在大都市,很多人经济水平不错,换房子、买新房装修都很讲究,好用名贵的抛光瓷砖,让家里显得很高档。但樊粤光认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防滑比好看更重要。特别是退了休还帮儿女带孩子、持家的老人,经常在屋里忙前忙后,拖地干活,一有不慎脚下打滑,轻轻跌就很容易骨折。所以,地板要尽量铺防滑性能好的砖。

  4. 晒太阳要让阳光接触皮肤

  很多人都知道晒太阳有助于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但如何晒太阳也有讲究。樊粤光说,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欧美发达国家,老年人驼背的比率低于我国,这跟西方人喜欢日光浴有一定关系。在户外进行日光浴时,他们会尽量穿少一点衣服,让阳光直接接触皮肤,这确实有利于使皮肤中7-羟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调节骨钙代谢。但我们身边很多人特别怕晒黑,到了户外恨不得遮阳伞或是帽子、防晒衣通通用上,让阳光接触不到皮肤上。

  “当然,大夏天确实不宜暴晒,但每天适当接触阳光,长期对预防骨质疏松是有帮助的。”樊粤光建议,以此为目的去晒太阳,可尽量选择早晚阳光比较软和、气温不太高的时段进行,最好每天能晒30分钟左右。

  5.牛奶虾皮海带更补钙

  吃什么补钙?喝骨头汤已经被证实作用不大,他说,因为钙离子并不会大量溶解保留在汤里,要保留多点钙离子,煲骨头汤时最好冷水放骨头再慢火加温,最后加点醋。而在日常饮食上,虾皮、海带、紫菜都是含钙较多的食物。虾皮可用来蒸水蛋或者滚菜汤,每周吃一两次;但海带、紫菜是相对寒凉的食物,阳气已不健旺的老年人不宜多吃。

  “相对而言,一些奶制品补钙效果更佳。”樊粤光分析说,欧美老年人身子骨相对较硬朗,这跟他们日常爱喝牛奶、吃奶酪等含钙量较高奶制品有一定关系。他建议中老年人每天适当喝一两杯牛奶。不过,不要空腹喝的。因为牛奶的营养吸收是在胃不在肠,建议喝之前可先吃点饼干面包等淀粉类的食物先“垫肚子”。而对于喝牛奶过敏容易拉肚子的老人,可适当喝酸奶或吃点奶酪。

  6. 骨质疏松症者尤要防骨折

  樊粤光提醒,已患上骨质疏松症者,平时不要举重物,背部莫过度劳累。莫做搬椅子垫脚从高处取物,大幅度弯腰拾物的“危险动作”也要避免,正确的做法应下蹲、且保持上身平直拾物。平时走路或做事要尽量放慢速度,防止脚下打滑、跌倒骨折等意外的发生。为防止脊柱弯曲,站立时身体要平直,坐立时身体要挺直,卧位时身体要伸直。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