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行动已成为国家“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累计达67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部分基础较好的地级市。参创城市只有抓住“三个根本”,才能做好创建工作。
一、抓住“示范引领”这个根本作用。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贵在“示范引领”。所谓“示范引领”,就是参创城市通过扎扎实实的创建工作,在食品安全治理制度、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治理成效等方面能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成功了,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有利。国务院食安办授予某些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国家高度肯定其过去几年的创新精神、务实做法和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不代表这些城市的食品绝对安全、没有问题。其实,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食品安全工作甚至还有几分“费力不讨好”的尴尬。那些勇敢站出来向严峻复杂食品安全状况发起挑战,致力于让群众吃得更放心安心的领导干部,往往是“沧海横流”中的真英雄。
二、抓住“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标准。
食品是否安全,群众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到食品安全领域,就是食品安全要让群众说了算。国务院食安办出台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2017版)》有7大方面39项内容,但归根到底就一条——“群众满意”。搞不搞创建工作,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问群众赞成不赞成。怎样搞创建工作,要通过“你点我检”、“有奖举报”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邀群众参与。创建工作搞得怎么样,要通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让群众监督。创建有没有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展示,请群众“检阅”。
三、抓住“问题导向”这个根本方法。
“问题导向”就是直面问题找答案。要正视源头污染突出、产业基础薄弱、标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特别是监管专业化能力还跟不上实际需求等根本问题,扛起沉甸甸的责任。要找准食品制作过程违法添加罂粟壳等物质、水产品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等禁用物质、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等具体突出问题,敢于向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亮剑”。要善于解决监管队伍专业化、食品产业园区化、农贸市场标准化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通过治理制度、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创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