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多措施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强化风险巡查,织密“预警网”。对风险路段、涉灾隐患点实施专项巡查计划,定人、定段、定时、定要点,落实做到事前预防性巡查、事中及时性巡查、事后针对性巡查,做到精准巡查管控。依托视频监控、边坡预警等智能系统,构建“人防+技防”立体监测体系,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第一时间获取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响应机制,确保风险路段安全可控。
深化隐患治理,筑牢“防护墙”。组织养护力量对管养线路、桥梁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高边坡、沉陷区、急弯陡坡、事故易发点等重点区域,坚持排查全覆盖、隐患零容忍、整改全闭环。开展桥梁下部结构冲刷隐患专项治理,排查二、三类桥梁158座,深入排查桥下空间,重点检查桥台渗水、基础冲刷等问题。联合设计单位制定维修方案,对受雨水长期冲刷的桥梁墩台、涵洞等结构及时加固,加快推进危桥修复工程,并建立“一桥一台账”专属档案及动态监测体系,制定专项巡检计划,确保桥梁安全。
聚焦精细养护,提升“安全线”。设施维保与环境整治:强化桥梁日常管护,及时修复护栏、标志标牌等交安设施,修剪影响视线的绿植。采用“人机结合”模式彻底清理桥下垃圾,改善桥域环境。襄城县重点排查G311线湛北山区6处高边坡;长葛市整修G107增福庙立交护坡,平整桥下场地4000余平方米,清运垃圾205车;建安区完成S321小花园桥罩面标线;市养护中心对G240清泥河桥、北立交桥等维修伸缩缝,北立交桥更换防抛网,显著提升安全通行保障。
夯实应急基础,完善“保障链”。全面修订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其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及大型抢险机械,并定期维护保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组织防汛应急演练4次,提升协同作战与快速反应能力。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处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