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活力———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改革办主任熊广田

【信息来源:许昌日报社【作者: 【信息时间:2015-10-29 08:4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记者:一年多来,市委是怎样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熊广田:市委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市委书记王树山明确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历史机遇来把握、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重大战略举措来实施,敢于担当、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市长武国定强调:要把握好当前推进改革的难得机遇,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以来,王树山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改革文件、意见(方案)16个,从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决策程序,到确定重点改革事项、审议重点改革方案,着力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方案谋划,形成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确保改革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在推进实施中,市委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及早谋划部署。去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启动后,市委在第一时间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机构,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第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及时召开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做到了早开局、早部署。二是积极承接跟进。坚持“一跟进、两聚焦”和“一导向、三重点”,逐项研究对接省委领导小组去年督办的29项重点任务和今年纳入台账管理的37项重点事项,及时出台我市跟进落实意见(方案),目前已研究出台改革文件和意见(方案)70多个,已经完成初稿24个,基本做到了改革方案及时承接出台、主要改革举措落实到位。三是坚持重点突破。结合实际,抓住关键,推出并实施了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放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城市公交运营改革、水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综合改革等一批接地气的改革举措,破解了发展难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四是强化督导落实。像抓项目一样抓改革,把29项市委督办的重点任务,分解建立了126个工作台账,压茬推进、定期督办、限期完成,真正把改革做细、做深、做实,确保改革任务落地生根。2014年市委督办的29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共分解为69项具体任务,已经办结的有59项,跨年度正常推进的有10项;2015年市委督办的26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共分解为78项具体任务,已经办结的有31项,正常推进的有33项,等待上级出台文件的有14项,各项重点改革事项基本得到了全面推进、序时推进、稳妥推进。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一年多来,给我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熊广田:一年多来的改革实践,成效明显,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最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发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增活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108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9.4%。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4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先进省辖市”,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四个省辖市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1609.3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1.8亿元,增长8.9%,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228亿元,实现利润267.8亿元,总量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1.7亿元,增长19.1%,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亿元,增长12.7%,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二是造福了群众。市委坚持民生导向,积极推进民生领域改革。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等问题。三是维护了稳定。通过加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执法司法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开设网上警局,开展检务公开、诉调对接试点,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市赴京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81.77%,赴京集体上访下降33.3%,到省集体上访下降31%,在省委政法委公布的民调排名中,许昌公众安全感指数排名全省第一,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执法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

记者: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市都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改革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熊广田:市委把改革作为最大的发展红利,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一是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取消、调整、下放、合并,目前市本级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98项,压缩比例达19.7%,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缩减62.2%;将保留的82项日常工作较法定办理时限缩减56.4%。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模式创新,实行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行政审批办理时限缩减62%。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87亿元,分别增长27.1%53.1%。积极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工商、质监、药监等16个政府部门的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机构整合目前已全部到位;清理规范各类临时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246个,撤销157个,合并设立8个。加快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立工作;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健全完善财税体制规范资金使用。加快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认真编制市本级支出三年滚动规划,研究制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实施意见,加大对公共投入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三公”经费支出月报制度,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公开、透明。先后推介两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共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276亿元。三是开展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针对部分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出台了《关于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企业发展互助资金制度,市、县两级企业发展互助资金规模达到7.9亿元,累计帮助155家资金困难企业调贷44.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已引进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家村镇银行,组建3家农商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强力助推企业上市,不断提高全市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例,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达到7家,“新三版”挂牌企业达到10家,天交所和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达到17家,在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考评中,我市先后两次荣获“优秀金融生态城市”称号,在全省金融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三。四是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潜能。实行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与征地率、供地率、闲置土地处理、依法依规管地用地挂钩制度,规范矿产资源交易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模式,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性示范试点正式启动,探索创新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建管模式和应用推广机制,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省级2家,鄢陵县入选“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元至8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7亿元,增长47.9%,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完成7.5亿美元。五是做强发展载体强化支撑作用。出台了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将企业投资项目下放至县级及产业集聚区投资主管部门,引导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在全省产业集聚区集中观摩考评中,我市勇夺小组“三连冠”。深入实施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实,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行政区域代管移交工作。加快开放载体平台建设,许昌海关获得中央编办批复,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运行。六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创新内生驱动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快推动创新平台、科技投入、创新成果、重大专项向企业集聚。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市财政拿出3200多万元对科技创新企业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重奖。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3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今年元至8月,新增1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开发区的电力电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9%。七是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美丽许昌建设。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年度控制,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建立环评审批与环境容量挂钩和差别化的环评审批制度,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双控制,初步建立新上项目用能登记和报备制度。八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6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省政府认定,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1家,居全省第3位。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准入和监管制度,建设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服务体系,已建立县级服务中心8个、乡级服务中心44个、村级服务点360个,全市流转面积达158万亩。

记者:改革与民生息息相关,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我市的改革成效怎么样?

熊广田:市委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的方向、目的与广大群众的意愿相统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一是创业就业体制不断健全。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载体,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优化创业就业环境。目前,全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成了20个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达91%以上。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多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76000多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70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二是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研究出台了“1+9”专题改革文件,建立了由市长任总召集人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扎实推进优化布局、社会力量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原名校创建等改革举措。今年全市新建14所中小学,新建30和改扩建35所幼儿园。本着“强校带弱校”改革思路,市区组建4个教育集团,实现了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成果共享。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许昌学院率先开展本科转型发展试点。目前,全市5个县(市)全部进入“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行列,拥有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省级特色职业院校5所,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三是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2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网格化、服务片区化、责任一体化的“片医”契约服务模式,提升了基层服务水平,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目前,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68%,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35个。今年第一季度,全市14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如期启动,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同比下降3.76%。四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明显优化。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改革的新路子,引进瑞贝卡公司参与城市公交公司化运营改制,对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了更新,优化了运营线路,提升了服务质量;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建成5000辆规模的城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解决了公交换乘“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行了市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荣获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五是文明许昌建设持续加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落实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和测评体系、“两局整合”运行管理机制等6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切实加强文化惠民措施,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今年2月,我市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六是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出台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市2015年重点事项》,全面推行依法逐级走访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做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公开,审务公开、检务公开、公安执法公开等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新型合议庭建设、诉调对接、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社区矫正等改革举措,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记者:改革离不开先行先试。去年以来,我市先行先试方面有哪些突破?

熊广田:市委把搞好改革试点作为赢得发展主动、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我市先后争取到债贷组合试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性示范试点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试点、城乡建设用地人地挂钩试点等9个省级试点,使全国、全省在许昌开展的试点达到了17个。对争取到的试点,大胆探索、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争创了新的发展优势。比如,在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上,市委以实施三大水利项目为载体,建立并落实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开发机制、投入机制、补偿机制、管理机制、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等“六大机制”,探索包括9项内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目前,除护城河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外,市区河湖水系已经完成蓄水,初步形成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系统;在推进国家“债贷组合”试点上,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以市投资总公司为融资主体,已为我市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我市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推出了哪些改革举措?

熊广田:我们认真落实省委“4+4+2”党建制度体系,不断创新党的建设制度机制。一是深入推进县级以上机关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围绕建立完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反腐倡廉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出台的制度规定,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市委常委会坚持和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意见》、《关于严肃县级以上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县级以上机关反腐倡廉制度若干规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方面,有关部门正在调研起草,待省里出台文件后进一步对接修改。二是不断增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实效。市委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积极行动,科学谋划,在实践中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示范引领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督导考评与保障激励相结合,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在全市快速落地生根,成为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基层发展的重要保障。注重顶层设计。制定了《市委关于健全完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的意见》,实施了以“一站式服务、集中受理和台账管理、对上对下双报告、双评议”为主要内容的“1222计划”,构建了“市委统筹抓,纪检、组织、政法等部门分工抓,市县乡村上下联动抓”的工作格局。注重示范带动。坚持试点先行,把鄢陵县确定为全省示范县、魏都区为全市示范区,许昌县、长葛市、禹州市、襄城县分别作为单项基础制度示范县;各县(市、区)确定了23个试点乡(镇、办);建立健全了情况通报、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等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学习培训。编印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学习辅导百问》、《探索认识百谈》、《生动实践百例》三本书,全面系统地解读四项基础制度的内涵和精髓,供全市基层干部学习借鉴;举办专题研修班,对县乡党委书记、县(市、区)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各县(市、区)和乡镇也层层举办了乡村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市委组织部还制作了《让“好制度”落地生根》的专题片,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观看,让基层干部真正学明白、说明白、做明白,成为落实制度的明白人、带头人。注重奖励激励。出台了《关于认真落实全市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和基层干部报酬待遇的通知》,大幅提高了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保证基层有足够财力为群众办事。对模范执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没有重大决策失误和越级上访、便民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的村(社区),每年奖励工作经费1万元;对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1200元;对连续干满20年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解决离任后社会保障问题;对年轻优秀的村支部书记,通过定向招录解决出路问题,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重、成长上有出路、生活上有保障,使他们真正成为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一根根凝浆固土的“合格钢筋”。目前,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重大事项2300多项,群众满意率达到98.7%。三是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检查问责“两项机制”建设。紧紧围绕抓好“两项机制”建设,出台《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办法》、《许昌市规范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实施细则》等有关制度,在全市普遍建立了各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四风”问题整改台账,深入开展了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和收送红包礼金、“为官不为”、买官卖官等四个方面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慵懒散拖”、“吃拿卡要”、干部“走读”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去年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案件640起、处理1400多人。

记者:自去年以来,我市已经出台改革方案(意见)70多个。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改革方案落实?

熊广田:从中央到省委、市委都高度重视改革落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省委郭庚茂书记指出,“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市委明确要求,无论是谋划改革,还是举措落地都要突出一个“实”字,要严字当头实干为先,从严从实推动改革落实、落地。下一步,市委改革办将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部署,认真按照开展“三严三实”、“三查三保”的要求,从三个方面推进改革落实、落地:一是抓方案促落实,严格按照《分类审议清单》,及时推出一批接地气、攒底气、聚人气的改革方案;二是抓督察促落实,本着“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改革方案、重点改革事项落实情况的督办督察;三是抓责任促落实,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责任、牵头责任、推进责任、配合责任,把责任的压力传导到改革推进的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每个部门,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