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教育 > 小学 > 政策文件

关于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03-21 15:3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教科202443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学校: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资保〔2023〕217号)等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现就我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夯实人工智能教育基础建设

1.创新人工智能空间建设标准体系。以促进育人模式变革、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为逻辑起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性、启发性、探究性为导向,打造“基于创造”的学习空间,服务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师生深层次的合作学习和分享。

2.多路径实施人工智能空间建设。有条件的学校新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场地不足的学校升级迭代学校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整合形成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学习空间、人工智能体验馆等。严把人工智能教学产品准入关,在招标采购、履约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学校。依托星级数字校园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构建包含课程资源、实验硬件、网络平台、学习空间等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3.建设和培育人工智能示范校。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特色发展”的原则,组织创新意识强、软硬件条件相对好的学校,开展人工智能实验校创建,开设系统的人工智能课程,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促进人工智能在学校管理及教学中的应用,形成鲜明的人工智能教学及应用特色。以人工智能示范校为中心,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校,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探索新时代下人工智能教育推进策略、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途径。

二、完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

1.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区域层面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纲要,明确课程定位,根据不同学段特征,确定不同层次课程目标,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许昌区域基础普及类、社团拓展类、综合提升类三阶课程体系。

2.推进人工智能课程普及。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纳入各县(市、区)教育发展规划与学校教学计划,列入中小学课程内容中,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已有课程和教学创新活动中适当增加人工智能教学内容。严把人工智能教学用书准入关,规范选用经有关部门审定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用书,鼓励各校编纂适应自身发展的配套人工智能教育用书。促进人工智能课程顺利开展,确保课程开设制度化、教学实施规范化、活动开展常态化。

三、推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

1.充实人工智能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转岗培育等方式,逐步实现每校不少于 2 人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配置,打造满足全市人工智能教育需要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2.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专项培训。建立多层级培训机制。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名师。引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引领教师深化教育教学和课程教材创新,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人工智能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培育教研团队。市县教研部门要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教研范围,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教研组,以项目化、跨学科整合等方式组成教研团队,创新教、科、研“三位一体”活动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研究活动。

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

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学习型社会、智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行动支撑。

1.以智助学。基于人工智能、学习过程数据及分析技术,推进教学智能化和学习个性化。尝试智能学伴、智能辅导应用,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以智助教,推广普及智能助教,支撑教师AI备授课,即时提出、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有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教学活动、育人活动。

3.以智助研,利用人工智能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教研模式,借助模拟计算、数据挖掘等手段,构建数据驱动的研究新范式,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

4.以智助管,加强教育管理的数据融通和整合应用,实现基于大数据和分析技术的教育治理,实施大数据支持的智慧测评。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各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本地区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建设、环境搭建、师资培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等具体工作。

2.制度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试点实验评估制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普及工作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加强督导、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3.经费保障。要高度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普及工作,通过统筹使用信息技术费、专项经费支持等方式,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金人员、配置到位。

4.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联盟校协作+交流+示范+开放”催化效应;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融合发展;加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人工智能活动,选送优秀学生团队参加省级、国家级赛事,携手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创新

 

2024年3月18日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