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襄城首山,您可以更深刻读懂“两山论”。全国上下开启了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襄城更是“两山论”的生动践行者。近年来,襄城县做好山水文章,以首山生态治理为契机,不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塑造良好生态。澄碧的北汝河、颍河,如画的首山、紫云山,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樱桃节、西瓜节……生态颜值的改变、文旅活动的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来襄打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襄城共接待游客64.86万人,收入约4.93 亿元,实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双赢。
一年来,襄城场地越野车赛、环首山马拉松赛、环首山自行车赛、羽毛球赛、“襄超”足球赛、“襄BA”街头篮球争霸赛……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体育健儿汇聚于此,让海内外朋友感受到了“赛事名城”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充满活力。一次次精彩的体育盛会,不仅展现出了襄城的待客之道,也展示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见一叶而知深秋!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沿着襄城工业的发展路径,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襄城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成功培育出碳基新材料、高纯硅材料、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襄城正在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力争建成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上升成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原硅都”的靓丽名片熠熠生辉。小小县城,亦能撑起国家的脊梁!
少年强,则国强。全国教育改革正酣,襄城适时提出了“教育强县”的口号。自古颍汝多奇士,明朝时,襄城籍人物李敏、辛自修、姚继可先后在朝中出任户部、刑部、工部尚书,开创了襄半朝的辉煌。人杰辈出和对人杰的重视,让襄城虽然走过千年,却依然年轻澎湃。只是,襄城不满足于过去,在“教育强县”的号角下,襄城县以办好人民教育为目标,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改扩建学校、新增学位、引进名师……在这个注重人才培养的县城,又可以看到中国未来可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襄城更是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县级医院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乡镇医院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操心事、烦心事,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全力打造襄城医疗健康品质服务新高地。
襄城已跨入高速2.0时代,作为九省通衢的一座千年古县,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G311、G234 、G344三条国道交汇于县城,许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如今,焦平周平高速初露峥嵘,丁营港码头即将通江达海、蓄势待发,襄城逐步构建起了以省道和城区主干道为骨架、县乡村道路为脉络,水运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个高速发展的襄城,正在慢慢呈现出它的精彩形象。
县城是中国的底色!读懂了县城,就读懂了中国。而今的襄城,正在散发着源源不断的希望和生机。从这里,您可以看到襄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未来,更能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