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萌发出怎样的时代精彩?在建安区,我们看到:
依靠科技创新,远东传动轴稳坐国内整体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3;
黄河鲲鹏落户建安区,点燃了新兴产业腾飞的引擎,对建安区打造全国重要的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群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
豪丰机械制造从一家小农机具修理部到年销售额达到8亿元的企业,名动四方……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没有什么比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截至目前,建安区建有高新技术企业34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家。相继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省“揭榜攻关”项目成功申报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并成功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20年,远东公司一年内接连摘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三块金牌”。2021年,瑞贝卡发制品公司成功荣获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两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越来越展现“魔力”,科技进步对建安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
建安区科研成果井喷式涌现的背后,是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强大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筑巢引凤 构筑“人才高地”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宏图。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有力支撑。
2021年以来,建安区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断创新引才制度,加大育才力度,释放留才温度,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强劲动力。
围绕产业链核心,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大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申报工作,在成功引进前三批6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基础上,又组织企业成功申报许昌市第四批“许昌英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个,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围绕乡村振兴,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组织世纪香公司成功引进省博士服务团,组织5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科技特派员,为实现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撑。
围绕高端人才培养,建安区研究出台了《中共建安区委 建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建安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程实施细则》和《建安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许昌英才计划”和“人才四大工程”,先后引进培育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1个,省“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3人、高层次人才28人。
搭建平台 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创新平台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建安区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创新动力更加强劲。
目前,全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近年来,建安区组织企业开展省、市科技攻关项目40个,争取省市奖励、扶持和补助资金近6000万元。
成立许昌建安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政府资源资产进行资本运作,建设智慧化产业园区和标准化定制化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住。逾20亿元的投资基金,已为20多家企业提供近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谋划实施检验检测服务示范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园等服务平台,成功获批发制品行业唯一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中国(许昌)发制品交易市场。
政府筑“暖巢”植“沃土”,企业则轻装上阵。建安区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年来,建安区突出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企业创新基因,加快培育了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创新龙头”和“瞪羚”企业,构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格局。
瑞贝卡、远东传动轴重新成功认定省级创新龙头企业,金欧特成功申报“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卓有成效,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四上企业”培育达到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全区“四上企业”入库90家,其中工业57家,工业企业入库总数达234家。全区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日益增加,自主创新企业增加15%,已有71家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和研发,“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