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

聚焦许昌对德合作之“开放足迹”(下) 许昌对德合作领域逐渐由经贸拓展至科教、文化、城市建设、健康养老等方面 多领域深度合作 书写精彩发展华章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0-06-09 16:0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年来,许昌对德合作精彩连连,“高、精、尖”项目不断落地。中德合作已经成为许昌一张闪亮的“名片”。从全省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到中德企业合作论坛举办,从许昌民企收购德国GTA机械公司到德国百菲萨集团再生金属项目落地……许昌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把对德合作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在开放合作中一次次演绎精彩。

建设“德国小镇”,为许昌带来崭新商机

投资4.6亿元,提升城市品位,方便居民生活

6月1日,天气晴朗。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工地上,施工机械不停地运转,工人正分区域作业……“这个项目是2月25日复工的,大家加班加点赶工期,新冠肺炎疫情对工程的整体进度影响不大。”负责该项目建设的腾飞建工集团建筑七处主管刘晨说。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是我市对德合作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逾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将建设各类楼宇14栋,投资额达4.6亿元……一个个吸引人眼球的数字,彰显该项目的巨大体量和规模。

这个在中原腹地建设的“德国小镇”,建成后不仅能推动区域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方便居民生活,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我市与德国的深入合作。

德国百菲萨集团是一家为工业废物综合管理和回收提供创新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国际领先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成熟运营经验和不断完善的先进技术,在全球15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2019年11月13日,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奠基典礼在长葛市大周再生金属循环产业集聚区举行。该公司是目前落户我市体量最大的德国独资企业,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

“近年来,河南省特别是许昌市飞速发展、产业迭代,已成为中国电炉钢铁产能最大的区域。许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为我们实施环保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再生金属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实现许昌与德国企业互利共赢。”在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奠基典礼上,德国百菲萨集团首席执行官哈维尔·莫林纳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餐厨垃圾日渐增多。如何使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国欧绿保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与市城管局签订《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协议》,标志着我市对德合作取得新进展,开启了我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征程。

我市对德合作的步伐,已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累计达成对德合作协议96个,落地合作项目43个,百菲萨、欧绿保等德国企业投资许昌。同时,我市注重对外招商实效,去年新签约项目238个,总投资达1084亿元,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省辖市”称号。

聚焦优势产业,许昌奏响全球生产乐章

许昌智造“嫁接”德国品质,品质内涵“双提升”

德国与许昌相隔万里,却在相互合作中日益增强了“互引力”,织密了“联络网”。

位于许港产业带的大森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槽道设备生产企业,并购了凿岩钻探装备制造行业知名企业、欧洲市场排名第二的德国GTA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接轨”国际一流。

位于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的河南晟丰科技有限公司全长120米的不锈钢六连冷轧生产线,融合了德国西门子TDC智能化轧钢系统和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成为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不锈钢冷轧生产线。从开卷、上料到轧制、成型,全都由电脑智能控制。

“这条生产线属于集成创新,加工0.3毫米厚的不锈钢卷材能实现一次成型,更加节能环保。”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前生产线需要100多人流水作业,现在5个人就能轻松操控。

在对德合作中,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外,我市还聚焦优势产业,大力推动许昌智造与德国品质“联姻”:德威科技公司引进德国库克技术和机器人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0万只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建成投产;大张过滤公司引进德国克林高公司的隔膜滤板反冲洗等技术,破解了生产难题;平煤隆基公司引进德国光伏电池生产技术,推动了转型升级;亚丹家居公司引进的德国迪芬巴赫秸秆板生产线全面运行;森尼瑞公司与德国史太白公司合作设立的施坦贝斯管理与技术(许昌)中心正式揭牌……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和德国技术走进许昌,让许昌对德合作好戏连台。

持续提速扩容,多领域合作共赢

推动全市对德合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搭平台、建机制、重交流,我市对德合作持续提速扩容,涉及投资合作、技术研发、设备引进、职业教育、产品出口等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格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为许昌市中小企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打造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规划建设中德(许昌)产业园,加强与德国知名企业在智能制造、再生金属利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合作;与史太白公司合作设立施坦贝斯管理与技术(许昌)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服务。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嫁接许昌再生金属、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助力转型升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加强对接交流,提升职教水平。目前,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中黑森工业大学,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定期组织研学交流活动,学习、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推动友好城市合作。许昌先后与德国拉恩迪尔区、伊达尔奥伯施泰因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以经贸合作为纽带,定期互访交流,推进双方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合作共赢,蓄势谋远。许昌中德合作领域逐渐由经贸拓展至科教、文化、城市建设、健康养老等方面,“人文相亲”让深化合作有了更强的黏合度。

4月30日,我市出台《许昌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该方案指出,我市将继续深化对德(欧)合作,推进对德合作3年行动计划,提升对德合作层次,丰富对德合作内涵,增强对德合作核心竞争力,推动对德合作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2年年底,全市引进和培育中德(欧)合作项目总数达到100个,其中产业项目占50%以上。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