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后,魏都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围绕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研究部署重点工作,深度融入全市中心大局,做强“智能制造”,提升城市品质。
一、做强“智能制造”,提升产业水平。一是依托“五大园区”抓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循环经济、静脉科技、北京怀柔等五大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万里交科二期建设,确保6月底前德通振动搅拌智能车间、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加紧启动宏伟纸业、华丽包装迁建及康蓝环保科技固废处理项目建设;静脉产业园加快旺能热电二期工程高温污泥焚烧热电联产项目、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征迁工作,谋划豆制品产业园,实现豆制品规模化生产。二是推动“三大支柱产业”提质增效。以万里交科、中航建设成套装备、纪年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以正兴车轮、恩诺格等企业为龙头,深化与同济大学的合作,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以爱彼爱和公司为龙头,深化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三是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电气行业智能化改造,重点支持纪年科技等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批“上云企业”和“智能工厂”。上线运行的中华电气网项目以打造电工行业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为目标,推动互联网与电力装备产业融合发展,打通产业上下游信息壁垒,有效解决行业采购询价难、采购成本高的问题,打造快捷高效的供应链服务平台,计划5年内平台采购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同时,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利用供应链关系解决融资担保难题。建设配电智能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配电运营大数据平台,全程监控配电装备运行,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的运行维护服务,并利用大数据资源为企业生产和技术升级提供数据支持。
二、建设“宜居之城”,提升城市品质。一是抓好城建项目。扎实推进“四改一增”工程,已开工项目尽快建成惠民;未开工项目二季度全部开工建设。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安居工程,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突出抓好城市“双修”、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建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主城区。二是提升三产服务。以曹魏古城为重要平台,加强特色商业区资源整合,推进文化旅游项目招商落地,6月底前北城门15栋楼主体封顶。扎实做好一期商铺的业态调整和招商,提高运营能力,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活力。三是建设美丽魏都。围绕“水润莲城”,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加快宏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确保全区地表水质考核稳定达标。积极推进颖汝干渠综合整治,确保6月底前具备通水条件;加快绿化种植,全力打造“郊野公园”样板工程。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开展“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加强综合执法,确保“散乱污”企业数量动态清零;严查国控站点周边的涉气排放源,落实“六控”举措,确保PM2.5、PM10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市定目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抓好“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三项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四美乡村”。把“绿色+”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加快现有企业绿色化改造,使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和鲜明特色。四是办好民生实事。在全面完成省定、市定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民生“365”工程,巩固提升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身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便民服务圈,打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收官战,打造更高品质、更高质量的惠民服务体系。
三、强化保障措施,提升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围绕“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建机制”,按照“有解思维”的理念,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积极化解企业风险问题。严格落实优化环境十项制度,深入推行“1+1”服务监督模式,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二是凝心聚力抓好招商。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按照有产业、有就业、有税收、可持续“三有一持续”标准,围绕智能制造,定向精准招商,选派4名干部到北京怀柔科学城“挂职”“蹲点”招商。深化与斯里兰卡的对接合作,积极推进斯里兰卡工业园建设;持续深化对德合作,筹备参加二季度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对优化结构有用、对增强后劲有利、对创新引领有益的龙头项目。三是夯实责任强化担当。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区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对每项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切实解决矛盾和问题。各责任单位实行挂图作战,拿出“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制定具体的目标、措施和时限,确保市委部署和区委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四是严格问责确保实效。对工作推进缓慢、问题较多,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实施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