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6月17日电(特派记者高博)今天“蛟龙”号首次试验性应用下潜,就找到了冷泉区,拍摄了“黑暗生物世界”的繁荣影像,并采集上来一些样品。科学家和现场指挥部大喜过望。
今天上午,“蛟龙”号入水后,先下潜到目标海山的一处山谷,爬了2公里长的山坡,上升了350米的垂直高度,在山顶找到了冷泉区。
“很好玩,以前下潜从未见到这样的景象。”此次驾驶“蛟龙”号的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说,他看到,在山顶一小片平地上,贻贝和白色的螃蟹堆叠在一起,死去的贝壳则分布在周边。
和他一起下潜的还有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杨波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刘开周。
从“蛟龙”号拍到的高清视频里,记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据船上的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说,除了白色的毛瓷蟹(介于虾和蟹之间的甲壳类)、褐色的贻贝外,还能看到个大腿长的蜘蛛蟹、真虾、蟳蟹、水虱。贝壳上还附着螺类,视频里还有一种长相奇特的“圆头鱼”。
另外,视频里清楚看到了不少气泡上冒,这可能是冷泉区特有的甲烷渗漏。指挥部介绍,这是中国人自己拍到的第一段冷泉区视频。
冷泉生物圈生存的基础是甲烷的化学能,而非光合作用。自从1980年代发现冷泉以来,全世界已确定了千余冷泉地点。此次“蛟龙”号下潜的是中国海域发现的唯一冷泉区。
“蛟龙”号回到甲板上后,记者看到,它的机械手抓取了一块岩石,形状好似壮汉的曲臂。上面附着的一些生物,据李新正等科学家说,至少包括海绵、软珊瑚和死掉的管状蠕虫。
“这是一段非常漂亮的‘烟囱’,是流体气形成的沉淀碳酸盐。”航次首席科学家周怀阳说,“一段黑的是在泥巴里的,一段白色的是泡在海水里。我们将对之进行测年。”
另外,“蛟龙”号还收集了15个贻贝,每个长度在8公分左右。
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此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期的三项任务——潜水器技术状态得到验证;长基线定位系统在第一次试验就十分精确;潜航员从海山脚下爬坡,上升300多米到达海山顶,说明几年来的训练提高了驾驶能力。
“冷泉只有几百米的范围,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刘峰说,“定位系统非常准确,让‘蛟龙’号具备了‘海底捞针’的能力,指哪儿就能到哪儿。”
根据计划,“蛟龙”号18日上午将进行第二次下潜。周怀阳将成为第一个乘“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周怀阳表示,将争取比今天更多的样品,包括流体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