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丰富城市发展新内涵
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建设中原宜居城市为目标,着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中心城区建设
推进实施“城市提质1421工程”,重点抓好220个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53亿元
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推进实施“城市提质1421工程”,重点抓好220个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53亿元。
加快推进曹魏古城、城市中轴开发和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统筹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西部区域发展。
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统领,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整治城区易涝区段,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加强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管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完善水系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许昌的宜居性和美誉度。
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加快推进580个 总投资2070亿元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
围绕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精心塑造城市特色,充分彰显城市魅力,逐步实现从拉大框架向提升质量转变。
全面落实许昌城市发展“1+5”PPP投融资协议,加快推进580个总投资2070亿元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加快县级城市内涵式发展,加大“三城联创”力度,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县城。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让落户城市的人“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以居住证制度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让落户城市的人“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坚持产业为基,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体系。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利。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支持禹州、长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建设。
提高房地产业发展质量
今年启动改造项目44个,新开工3.16万套,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
实施动态调控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研判和监管,科学把握住宅用地供应节奏。
优化房地产增量,实现多样化商品房供给,引导和规范发展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新型地产。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
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计划,今年启动改造项目44个,新开工3.16万套,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真正让群众成为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完善现代交通体系
加快许昌境内郑合、郑万高铁及4个高铁站建设,抓好国道107线许昌境改建、国道311线许昌境改建
加快许昌境内郑合、郑万高铁及4个高铁站建设,抓好国道107线许昌境改建、国道311线许昌境改建、新元大道东延、忠武路及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强运输场站和交通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公路运输和服务网络。
倡导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积极争创国家公交都市。
加快中心镇和乡村建设
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20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4.2万人
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神垕、大周、陈化店、五女店等重点特色小镇加快发展。
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20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4.2万人,完成中心村和贫困村电网改造目标任务。
统筹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遗留问题。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加强古村落保护,延续文脉,留住“乡愁”。
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增添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坚决淘汰不达标落后产能,退出煤炭产能306万吨;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政策措施。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再取消或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多证合一”,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发展各类产业基金,筹建森源集团金融租赁公司。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建立多元融资制度,积极推动PPP项目,全面提升市、县两级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争创省级投融资试点城市。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不断扩大开放招商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巩固扩大与欧盟、东盟成员国合作成果,深化对德合作。
◆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重,实现“招商”向“选商”转变,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办好专题招商,注重项目落地,提高招商实效。
◆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鼓励富余优势产能“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建立完善政策激励、企业风险化解机制。
◆用足用活金融工具,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发挥担保机构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扎实推进“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壮大现代企业家群体。
◆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