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许昌要闻

我市投入2.07亿元扶持资金实施“许昌英才计划” 74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88名高层次人才获奖励 筑下“黄金台” 引得“金凤”来

【信息时间:2020-08-25 09:4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我市引入北京邮电大学高端人才,共同打造全省5G发展高地。 高文胜 摄

2016年,曹操曾三下“求贤令”的许昌,面向全球启动“许昌英才计划”,拿出15亿元设立“许昌英才基金”,以招贤的热忱和发展的热望筑就新时代的“黄金台”。

如今,许昌市亮出了一份闪亮的招贤“成绩单”:4年时间,许昌市先后引进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一大批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来许昌创新创业,共奖励扶持了74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88名高层次人才,奖励扶持资金达2.07亿元。

前不久,省审计厅驻许昌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组在我市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时,对我市在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创新、大胆使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识才有眼——汇聚八方贤才

当入选“许昌英才计划”的一个个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名单公布时,当一位位“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许昌市优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披红戴花、上台领奖时,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是2019年度许昌市科技创新暨“许昌英才计划”表彰大会举行时的一个镜头:

由中国药科大学药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西敬为带头人的创业类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各获百万元扶持资金,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曹宏等优秀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各获奖金40万元……许昌市委、市政府宣布:拿出8246.26万元的“真金白银”,扶持入选第三批“许昌英才计划”的3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88名高层次人才、6名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49名市级拔尖人才,以及新增的4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平台。

重奖之举,彰显的是领导者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发展理念,是追梦的许昌以人才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未来的坚定信心。

这是一座城市求才的渴望——“十三五”期间,许昌将以15亿元的大手笔设立“黄金台”,实施引才聚才“5115”工程:引进培育50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引进培育50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发掘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巨大能量。

怎样才能精准引才,提升人才引进与产业需求的“融合度”?在引才过程中,许昌市紧紧围绕电力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壮大、延链补链,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两大工程”,对全市百户重点企业、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人才专题调研,共收集整理人才需求1453个、技术(项目)需求33个,建立了高层次人才项目、技术需求动态数据库,为实施精准引才、引智、引技奠定了基础。

2017年10月,许昌市成功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许昌行活动,邀请30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莅许,与许昌市88家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对接;2018年11月,联合中科院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百名科学家许昌行活动,邀请了中科院系统35个院所的125名专家莅许,现场签约科技成果项目7个,达成合作意向161项……通过一次次搭建定向引才平台,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向许昌集聚,有不少人才带着技术、项目和团队来许昌创新创业。

2019年11月23日,在首届中原人才发展环境高峰论坛上,我市发布了“英才计划”2.0版。

“这是人才政策体系的‘升级版’,包括1个总政策和16个子政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同民说,在具体措施上,更加突出“高精尖缺”产业导向,更加注重柔性引才等引才方式,同时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助推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

用才有胆——引领转型跨越

英才聚,企业兴。一个又一个人才引领企业发展的传奇在许昌大地不断上演,成为一段段佳话。

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及其团队,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北京邮电大学联手打造“5G泛在小镇”,将5G自动驾驶技术成功运用于路面清扫车辆,在全国尚属首次。

万里交通科技集团引进长安大学冯忠绪教授团队,实施的“振动搅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建筑材料利用率低、混合均匀性差及施工中的性能变异问题,使公路、住宅等工程建筑的寿命普遍延长10%以上……

引进一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催生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崛起一个战略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不断“加盟”、创业创新型项目的不断入驻,让许昌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助推许昌成为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暨转型发展攻坚示范市。

事实上,不少高层次人才之所以选择许昌,不仅因为有良好的待遇,而且相信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能够成就不凡事业、收获精彩人生。

“医药研究项目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具有很大的风险,最需要合作企业同心同力。‘黑马’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我在这里工作非常舒心。”中科院天然兽用药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禹州市黑马药业首席研发经理梁剑平教授说。

经过梁剑平及其团队把脉问诊,黑马药业的兽药产品打入非洲市场,成立了全省首家国际合作天然药物实验室。借助梁剑平团队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新药创制专题青蒿素研究专项的重大机遇,黑马药业通过诱变育种,成功选育出适合北方地区种植的青蒿新品种。未来,一个年产60万吨的全国最大的青蒿生产基地将在禹州诞生。

人才,对许昌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据初步统计,获奖励扶持的人才(团队)项目已实现产值约9.4亿元、营收约7.1亿元,贡献税收6000万元,实现就业1800多人,获批专利270多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惜才如金——优化发展环境

芙蓉湖畔的许昌市商务中心区,为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个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许昌市科技大市场打通线上线下,让入住的各类科技英才、创业精英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许昌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紧密结合产业和企业需求,促进政府服务、企业需求和人才市场有效对接。

作为高端人才服务平台的“许昌英才港”,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和人才发展机制为目标,全职引进上海市“陆家嘴人才金港”创始团队成员进行运作,先后组织了“市长请人才喝咖啡”、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活动,有效地带动了许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落户。

除了线下服务外,许昌市还探索开展了“互联网+人才工作”,设立“许昌英才计划”网站、“许昌英才”微信公众号、“许昌人才工作交流”微信群等,适时对外发布中央、省、市人才政策和工作动态,开通“许昌英才计划”线上申报服务窗口,着力打造集人才服务、政策咨询、申报受理等于一体的网上便民服务平台。

人才公寓项目的启动,折射出了许昌留才的诚意。2018年8月,许昌市政府出台《许昌市人才公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市、县两级启动首批人才公寓项目14000套,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租住便利,确保引得进、留得住。

“许昌英才计划”实施以来,走出了一条“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的发展之路。许昌重才引才的经验做法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市委书记胡五岳的话语掷地有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引才聚才,用求贤若渴的心态重才用才,用筑巢引凤的实招留才育才,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许昌篇章!”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