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许昌市人民政府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2021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2-04-11 08:1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许昌市统计局

2022411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8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560.6亿元,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7%。人均生产总值83415元,比上年增长5.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8%,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1万人,出生率为7.16;死亡人口3.5万人,死亡率为7.98;自然增长率为-0.8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4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9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6%。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0.7%。工业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0.8%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6.8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1%。分级看,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亿元,增长2.0%;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2亿元,增长11.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0.4亿元,下降1.0%。其中,民生支出266.0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75.08万亩,比上年增加1.2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45.74万亩,增加0.5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30.38万亩,增加13.9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53万亩,减少0.5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4.49万亩,减少0.4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2.46万亩,增加2.7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3.33万亩,增加0.7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61.88万亩,减少1.1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0.2万亩,增加0.31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89.66万吨,比上年下降4.6%。其中,夏粮产量171.17万吨,比上年增长0.7%;秋粮产量118.49万吨,比上年下降11.2%。棉花产量0.04万吨,下降47.4%。烟叶产量2.33万吨,下降17.5%。油料产量7.41万吨,增长8.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9.88万吨,下降2.4%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5.53万吨,比上年增长13.1%。禽蛋产量17.12万吨,下降0.8%。牛奶产量3.73万吨,增长3.8%

全年水产品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3.1%

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68.27万亩,与上年持平;节水灌溉面积287.72万亩,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1.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1%;集体企业下降3.7%;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8.2%;私营企业增长7.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2%,烟草制品业增长1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金属制品业增长18.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装备制造业增长11.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9%;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9%;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6%;高耗能工业增长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3.3%;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9.6%;私营企业增长1.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50家,比上年增加31家。建筑业总产值221.9亿元,增长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7.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7%,第三产业投资持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民间投资下降0.7%;工业投资增长2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8.4亿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住宅投资316.5亿元,下降3.0%;办公楼投资0.4亿元,下降88.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0亿元,下降27.4%。房屋施工面积3247.9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新开工面积639.1万平方米,下降27.7%。房屋竣工面积257.5万平方米,增长23.8%。商品房销售面积623.0万平方米,下降4.2%

全年分配公租房2057套,发放租赁补贴1918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经营地看,城镇1043.6亿元,增长9.7%;乡村287.4亿元,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1083.8亿元,增长10.2%;住宿餐饮业247.2亿元,增长8.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7%,饮料类增长14.6%,烟酒类增长2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2%,化妆品类增长29.4%,金银珠宝类增长19.7%,日用品类增长4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3%,中西药品类增长7.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8%,家具类增长21.3%,通讯器材类增长1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5%,汽车类增长2.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88.6%。其中出口212.7亿元,增长79%;进口41.9亿元,增长159.4%

全年全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73.3%;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1.4亿元,增长76.5%

全年对美国进出口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对尼日利亚进出口29.9亿元,增长61.8%;对印度进出口23.9亿元,增长93.8%

全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8%,实际吸收境外资金8.71亿美元,增长3.1%;其中,外资企业到位资本金2683万美元,增长95.8%

全年新增省外资金项目316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478.5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全年境外投资备案新企业2家,实际对外投资50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0095.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条,281.3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3条,1205.9公里;农村公路8608.77公里。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11896万吨,比上年增长62.05%;货物运输周转量217.1亿吨公里,增长22.71%。旅客运输量917万人,下降56.04%;旅客运输周转量1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67%

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48条;运营线路长度91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公里;运营车辆1014辆;全年客运总量3745.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7%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5%;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5.15亿元,增长7.84%。快递业务量13028.8万件,比上年增长23.12%;快递业务收入10.19亿元,增长13.94%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年末全市4G移动电话用户297.5万户,5G终端用户136.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4万户,其中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占比97.5%

全年共接待游客1455.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23亿元。全市A级旅游景区34家,其中4A级景区11家,3A级景区16家,2A级景区7家;星级饭店1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1家。全市旅行社184家,其中,法人社40家,分社60家,网点84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71.9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6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住户贷款余额1107.1亿元,增长14.8%,其中消费性贷款余额897.1亿元,增长16.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353.4亿元,增长6.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16.6亿元,增长15.5%

全年全市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截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8家(含香港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其中创新层企业3家),全年全市直接融资198.82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6.37亿元。其中,财产险20.32亿元,人身险66.05亿元。全年共赔付支出29.7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5.33亿元,人身险赔付给付14.42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7.9元,比上年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96.3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2.1元,增长8.9%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58.4元,比上年增长1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82.5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31.1元,增长15.3%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9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6.6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5.2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3.92万人。

全年全市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172.36万元,救助人次10.84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5082户,21992人,累计发放资金8610.8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0225户,63688人,累计发放资金16695.1万元。

截至年底,全市纳入易返贫致贫户6641户、19552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683户、7604人,脱贫不稳定户1096户、309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862户、8855;风险已消除2339户、6331人,风险未消除4302户、13221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6所,普通高中38所,普通初中207所,小学805所,幼儿园1196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高等学校在校生6.87万人,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3.97万人,高中在校生9.72万人,初中在校生20.33万人,小学在校生42.53万人,幼儿园17.69万人,特殊教育学生369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

全年全市共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888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257.38万元。其中帮扶对象24956人次,资助资金2449.29万元;滋蕙计划共为1583名大学新生发放路费97.9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共为1422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22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4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4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8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5家,河南省“瞪羚”企业6家。22项科技成果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

全年全市专利授权62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7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62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8件。

年末全市共有6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家,省长质量奖5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家,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130家。全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7项,批准发布地方标准28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8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共有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中心城区共有智慧阅读空间35座、电子图书借阅机108台、诚信阅读漂流屋41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65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37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93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19人,注册护士12124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6943张,其中医院20230张,乡镇卫生院4984张。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和儿童游乐设施685处(套),人均场地面积2.38平方米。全年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共获得36枚金牌、43枚银牌和33枚铜牌。全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7.23亿元,销售网点480家,小型自助机182台。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

年末城市规划区供水管网长度560.64公里,公共供水总量5223.68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户21.06万户。城市(中心区)排水管网1054.92公里。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能力41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99.68%;日排水量31.4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工程4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水质配套建成投用人工湿地3座,实施生物增效技术1座,全年再生水回用3954万立方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厂1座,污泥处理能力300/日,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9%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15.5℃。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62天,比上年增加6天。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0%PM10平均浓度6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0%

全市出境河流北汝河、颍河、清潩河、清流河、吴公渠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洋湖渠1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Ⅴ类,全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全市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辐射事故零发生。

 

注:

1.本公报202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为5.4:51.7:42.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加医疗、生育保险人数、医疗救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收支、税收收入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城市水务建设相关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公租房、租赁补贴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出口数据来自许昌海关;新设外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吸收境外资金、外资企业到位资本金、新增省外资金项目、合同利用省外资金、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境外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里程、客货运量、公共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快递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4G移动电话用户、5G终端用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数据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旅游景区、星级酒店、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智慧阅读空间、电子图书借阅机、诚信阅读漂流屋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许昌支行;主板上市企业、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直接融资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局;保费收入、赔款支出与给付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分局;城乡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易返贫致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数据来自市乡村振兴局;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资助困难学生数及资金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省级科学技术奖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质量奖、质量诚信企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修订、地方标准批准发布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机构、床位、人员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全年平均气温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畜产品产量、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许昌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