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市科技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工作方案》(以下称《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五大行动,以实际行动做许昌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实干派。”日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冀伟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打造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四项具体工作。许昌高新区已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长葛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禹州市省级高新区在全省29家省级高新区评价中排名第4,其中高新区“支撑能力”单项评估排名全省第1。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揽,发挥许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中药材等产业创新优势,对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形成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筑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根基。”冀伟表示。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行动
为更好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行动,市科技局开展了加快建设产业创新链、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双创载体等具体工作。2022年,全市11家企业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估983家,数量均居全省前5位;今年,正在努力再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1200家。我市建成了省级创新平台后备力量库,已入库130个(其中省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2个、省级野外观测站1个)。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深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建设一批集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中试基地,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衔接,形成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全链条的闭环,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冀伟表示。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为推动城乡融合科技创新、科技人才下乡,市科技局制定了《许昌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提档升级实施方案》,用于进一步引导广大科技人才更好地参与我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市科技局积极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落实技术转移相关优惠政策。截至目前,我市共登记技术合同150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7.1亿元。
“我们将以国家、省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强化农机与农艺结合、‘互联网+’与种养业结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承办国家和省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实施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推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普及推广,打造农业科技成果培育与转移转化创新高地。”冀伟说。
科技开放合作拓展行动
开展积极融入全省科技开放创新布局、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两项具体工作。
制定了《2023年度政研企联动创新行动实施方案》,今年已联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所举办了5场科技成果推介会,帮助我市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需求20余项,已有6家企业与相关院所围绕工业云平台技术、中科MES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国产人工智能技术(昇腾+昇思)及高性能算力服务等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冀伟表示。
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开展了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团队、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等3项具体工作。2022年,我市40家科技型企业通过“科技贷”获得贷款2.5亿元。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已组织各县(市、区)企业在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和许昌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进行注册;完成了许昌市科技金融“许科贷”业务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指导我市企业上报了科技保险补贴申请。在创新人才方面,我市新获批4家中原学者工作站,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市科技局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正按计划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稳步推行“许昌英才计划”。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持许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管理制度,择优选定攻关团队,着力解决技术难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冀伟表示。
冀伟说:“我们开展以上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以我市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战略部署为契机,到2025年,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建设国家高新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高度融合,形成‘一城’牵引、‘一区’带动、‘两链’融合、‘四个一流’协同推进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到2035年,基本建成体制机制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创新创业氛围良好、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强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成为我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