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住建部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设立的重大奖项,是综合反映一个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总体成就的国家级最高荣誉。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项目,惠及千家万户。全市教育系统将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补齐教育短板、提升教育质量,为夺取中国人居环境奖贡献力量。”日前,在谈到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争创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时,市教育局局长杨钧安说。
杨钧安表示,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为民、利民、惠民要求的过程。为此,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工作要求,市教育局认真对照《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责任分工,对承担的“优化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强校园安全、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政策”三项工作任务进行再分解、再细化、再落实,制定详细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打出三记“组合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新建学校增学位,打造“宜学”环境。“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是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的一项重要硬性指标,要求学校布局合理均匀,小学覆盖半径不超过500米,初中覆盖半径不超过1000米。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市教育局会同市创建办、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各区政府(管委会),结合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系统谋划,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对标达标,在中心城区新建12所中小学,新增学位23100个,进一步优化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创建适宜中小学生就近上学的优良环境,让广大市民真正感受到创建人居环境奖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同时,为加快推进12所学校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由教育、土地、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和承担建设任务的县(市、区)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项目规划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和严格的督导考核机制,定期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推进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并通过工作例会、现场督查和日报告制度,全力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和工程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目前,12所学校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杨钧安说。
综合施策保安全,营造“平安”环境。市教育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加强和公安、文化、工商、城管、消防等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治理,筑牢教育安全防线,确保学生在校及上下学安全,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杨钧安介绍,在深入开展 “安全、法制、心理健康”三项教育及 “护校安园”“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治理、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治理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以下简称教育三项治理),我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作为召集人的教育三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5月21日,我市召开了“教育三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关于建立“教育三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许昌市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印发〈许昌市校车运营单位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并讨论修订了《关于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我们将通过专项整治重拳出击,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杨钧安说。
严格落实“四统一”,构建“公平”环境。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杨钧安介绍,许昌市区2017年秋季新接收农民工子女10124人(其中小学5064人、初中5060人),接收率为100%;安排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严格落实“四统一”政策,即与城市学生一样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与城市学生混班组织教学,其毕业升学、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让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创建人居环境奖‘国考’将至,随着我市创建步伐的加快,全市教育工作者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任务,倒排工期,全面提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杨钧安表示,近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对标达标完善迎检材料,争分夺秒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三项治理优化育人环境,强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全力以赴为夺取中国人居环境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