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提升攻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体现‘民生至上’的德政工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夯实打牢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擦亮东城区教育品牌,实现东城区教育新的跨越。”就如何做好东城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工作,近日,东城区党工委书记朱发业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东城区坚持以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为引领,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统筹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规模、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东城区常住人口急剧膨胀,学龄儿童数量猛增,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明显滞后。大批新建小区没有配套规划建设学校和幼儿园,原有学校建设规模偏小、校园和校舍面积不达标,缺乏进一步发展空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择校热、大班额问题突出。对此,朱发业表示,“宁可少上一个项目,也要确保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我们要把教育优先变成自觉行动,让基础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让东城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确保“许昌教育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世纪工程。东城区在教育攻坚进程中,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和发展举措?朱发业用“125”一组数据来作答。
“1”是紧盯一个目标,即用坚实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教师资源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东城区教育水平,打造东城区教育品牌。
“2”是实现两个率先,一是率先在全市高水平完成攻坚任务;二是在全市教育提升攻坚中率先探路实验,为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省一流教育提供更多鲜活的东城区素材元素、经验方案。
“5”是狠抓五个关键,一是狠抓资金投入。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两个提高”“三个增长”要求,在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
充分利用PPP投融资、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模式,有效破解资金瓶颈。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未来三年,东城区计划投资9亿元,提升改造8所中小学,规划建设8所中小学和18所幼儿园。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新增中小学学位11640个,幼儿学位12000个,基本解决“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三是狠抓队伍提升。按照市委“补、增、扩、调、改”的原则,创新教师招聘方式,逐年补充缺编空岗教师,真正把优秀人才引进到教师队伍中来;加强队伍培养培训,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组织校(园)长、教师到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观摩,通过“引进培训、走出跟岗”等方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力争三年内培养出5名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的教育专家、5名在全市乃至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校长。四是狠抓质量创优,完善质量考评体系。加快制定适应各类教育特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办法,把教育质量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学校的重要依据,与目标考核、评优评先、干部任用挂钩,促进教育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五是狠抓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办学模式改革,通过委托管理、名校办分校、建立高校附属学校等模式,全力推动新建学校迅速成为全市的品牌学校;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每年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用于改善集团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辖区名校辐射带动作用,在办学条件、办学理念、教学教研、校园文化等方面对薄弱学校进行帮扶,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发展教育事业,任务艰巨;三年提升攻坚,时不我待。在谈到抢抓发展先机,谋划教育攻坚目标任务时,朱发业告诉记者,许昌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动员会召开后,东城区先后召开党工委会和东城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动员会,研究确定了具体的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并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政委、管委会主任任指挥长的高规格指挥部;同时,建立健全了教育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分包联系制度、奖惩制度和专项督察督办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和办法,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建立台账,挂账销号,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攻坚工作。
蓝图催人奋进,跨越任重道远。“全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启动以来,东城区教育发展已经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下一步,东城区将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办好基础教育,实现攻坚目标,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教育资源,为全面决胜小康和‘三力许昌’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采访最后,朱发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