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普生活

可怕的“埃博拉”

【信息来源:科协【作者:科协【信息时间:2011-06-02 18:2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种被认为比艾滋病更可怕的埃博拉传染病,1995年再次在非洲大陆中部的扎伊尔一些地区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医疗队在距扎伊尔首都金沙萨500公里的疫情中心区基奎特城,已发现84名病人和77名死者。

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扬博科的小村庄首次发现的,并由此得名。那一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领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的死亡。

医学界迄今对它知之甚少,目前尚无对付这种神秘病毒的有效治疗办法。

这次在扎伊尔蔓延的埃博拉病是从4月中旬开始的。第一个被发现的病人是36岁的医院化验师金夫姆,他的工作是采集血样。发病之初,金夫姆去就诊时,医生从他腹泻和发烧的症状,诊断为痢疾,这也是基奎特城的流行病。然而,几天之后,金夫姆的病情就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流血现象。4月14日,即金夫姆发病第四天,他就死了。

金夫姆死的那天,已有12人患上埃博拉病,大部分是医务工作者或参加过护理的修女。其中一位照料过金夫姆的修女发现患上与他相同的疾病后,立即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几天后,她也死了,而她已至少使另外三位修女感染了这种可怕的怪病,其中两人也因此丧命。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