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扫黑除恶进行时 > 解读评论

新华每日电讯:扫黑除恶要搬三大“绊脚石”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8-09-26 08:2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日,记者在西部某省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正在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以把持基层政权、垄断农村资源和村霸等为主的农村黑恶势力是重点之一。虽然专项行动效果显著,但政法部门在农村扫黑除恶行动中,还面临三大绊脚石。

  绊脚石之一,在于村霸违法行为的“灰度”较高。据基层政法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显著提高,村霸们逃避打击的意识也不断提高。有基层干部说,村霸们并不傻,他们不会利用纯粹的暴力来垄断市场、欺行霸市,一些法律边缘的、灰色的手段才是村霸们的首选。

  以记者调研的西部某市为例,当地新开了一家水泥厂,会有村民组织村里闲散人员到水泥厂堵门,要求接手水泥厂的运输生意;有的村霸到建筑工地干扰施工,意图霸占砂石料供应、运输等。基层执法部门对此最头疼的地方在于,明知这些村霸目的非法,但因其手段往往游走在治安与刑事之间,训诫教育没什么实际效果,依法进行打击惩戒的难度又很大。

  绊脚石之二,在于村霸同基层政权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是熟人社会,乡镇、县区同样交织着各种各样的人情网、关系网。虽然目前各地加大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要领导以及纪委、政法委、组织部长等重要岗位干部的外调力度,但行使党委、政府具体职权、职能的大量科级干部,仍以本地人居多。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有些人同村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从小就是亲戚、朋友、同学。这种源自亲情、友情的干扰,无法彻底隔离。

  加之村霸们为寻求庇护,往往会通过利益输送等各种手段主动攀附,使个别干部成为自己的“消息树”“保护伞”,极大地增加了执法打击的难度。国内近期陆续公布的扫黑除恶成果中,不少都可见“保护伞”的影子,甚至有的案件中“保护伞”直接变身黑恶势力的“带头大哥”。

  绊脚石之三,在于执法人员对自身安全等方面存在顾虑。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表示,乡镇、县城就这么大,地方黑恶势力想掌握谁在办什么案子,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执法人员不受黑恶势力干扰、不听说情人打招呼,依法对村霸进行处理之后,个人未来的事业发展甚至家人的安全等,都将面临风险。这也直接导致了个别乡镇、县区派出所干警从“执法者”变成了“调解员”,在处理部分涉黑涉恶案件时,除非涉及人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否则就会选择当“和事佬”,无法公平公正严格执法。

  上述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导致了很多受害群众因为担心受到进一步侵害,选择忍气吞声;有人担心出庭作证后村霸抓不进去、受不到应有的惩罚;有人担心村霸的违法行为往往构不成严重的刑事犯罪,刑期较短,出来后打击报复自己。可以说,以上问题不彻底解决,将严重影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效果。

  根据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这一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给基层落实专项斗争提供了政策保障。

  不少基层干部希望,中央有关部门应尽快收集专项斗争中打击农村、城镇黑恶势力的典型案例,加强办案指导,给各级基层执法部门“打个样”。对典型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要进行深挖和严肃处理,让心存侥幸的村霸和个别通风报信、干扰办案的“保护伞”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进一步坚定基层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扫黑除恶的信心和决心。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