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教师节说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3-09-10 09:11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作者:赵献东

此文分别发表于2024年9月4日和9月6日《河南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

2024年9月6日〈中国网〉发布


九月初旬,丹桂飘香,暑热渐消,金风送爽。万千学子,竞返学堂。新起点,新气象,踌躇满志,扬帆起航。欣逢教师节,神州泛荣光。

感师恩,敬师德,言辞切切,笑声朗朗;献礼赞,奉祝福,鲜花簇簇,贺卡张张。校园内外,碧瓦红墙;黄发垂髫,喜气洋洋。表彰先进,篇篇事迹见报章;慰问师长,声声祝愿暖心房。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典之言,后世尊信。然纵观古今,犹有未尽。盖上古之时,莽莽榛榛;万物生灵,各有依循;爪坚喙利,身强体韧。人之所胜,智慧精神。经验日积月累,知识时盛岁新。故教师贡献至大,关乎人类前进。

三代之时,“教”义已显:长者执鞭,诲人不倦;学子持筹,聆听训言。尧舜禹汤,古圣先贤;化育百姓,师道尊严。至圣先师,孔子尼山;兴教化,临长川,育英才,筑杏坛。有教无类,济济满堂弟子三千;因材施教,灼灼其华七十二贤。沂水之滨传礼乐,忠恕之道胜万言。承前启后,孟轲荀卿,博大精深,灿烂恢弘。两汉尊儒,经学彰明,博士弟子,摩肩接踵。延至唐宋,详注《五经》,程门立雪,崇尚师风。“三节”“两寿”,君王祭祀孔圣;重教兴学,师道一脉相承。

及乎近世,欧风美雨;讲坛学制,中西合璧;教育之光,文明所系。毛主席,周总理;少年时,知自立;遇良师,明至理;阴霾荡,巨龙起。改革开放,尊师日重;九月十日,举国欢庆。持明烛以永照,观桃李之春荣。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巍巍然千秋教坛,浩浩乎百代师范。

忆往昔,风烟俱净;看今朝,云开月清;望明日,锦绣前程。赞曰:一支粉笔,两鬓微尘,三尺讲台,四方才俊。师者如山兮,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师者如水兮,春风化雨,潜流滋润;师者如铎兮,启智增慧,培根铸魂;师者如炬兮,照耀中华,万古长存。

 

注释:

甲骨文“教”字,左边是“爻”和“子”,右边是“攵”。“爻”是算数用的小棍儿(古称算筹),代表了古代教学的内容;“子”即小孩儿,代表教学对象是孩子;“攵”是一只手拿着教鞭,代表着教学方法。

“三节”指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两寿”一说是孔子诞辰和塾师生日,另一说是父母生日和老师(师傅)生日。

 

白沙海解读《教师节说》

在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49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赵献东的《教师节说》。欢度教师节之际,众多先前和现在的学生都在微信群发来了热情问候和诚挚祝愿。特别是功成名就的张雄杰、马玲花、王晓燕等一大批先前的学生、后来的同行,还有当年读高中时的理科生、现在经营一家实体公司、事业红红火火的业余作家张忠源,另有现在的一些在校学生、转学到外地学校就读的学生,不方便发微信,他们的父母特地通过微信发来真挚的祝福,更加令我感动。

收到祝贺微信,在回复感谢的同时,也将这篇《教师节说》与他们分享,大家都翘起了大拇指。企业家作家张忠源还说:“该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文情盎然。铺排行云流水,众多典故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多样,使得理明情达。通篇字字珠玑,让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师道的真挚感情和热烈褒扬。”

教师节当天回家午餐时,夫人问:“今天教师节,你以前的学生有发祝福了吗?”我说:“有啊,很多。还有我的三个妹妹也都发来了。”其中一个妹妹也做过我的学生,她们都是有良心的人。我忽然遗憾我没有我的老师的微信号,如今真是有话说不出。当年教我初小的金老师,耳提面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育。金老师一辈子为本乡本土的教育工作服务,而又桃李满天下,在我看来,他正是一位富有教育家精神的好老师。教我高小语文的柯老师,也富有教育家精神,她重视发展学生个性,鼓励我们课外阅读好书;她还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热心为当地生产队夜校学员教唱革命歌曲。我读中学半工半读时期的査老师,从县属中学志愿“下伸”到我们公社的“戴帽子中学”,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工作,深受师生好评。还有那时刚从大学毕业的羊凡老师,教学工作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地范读毛主席词《沁园春·雪》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句句在耳。后来我读大学时的中文系主任方老师,任教我们《当代文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课程,他着重培养我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我最初的文学评论和教材分析文章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写作与修改成后,再由他推荐给杂志发表的。方老师爱好写作,著作等身,是作家型教授,也富有教育家的爱生与奉献精神。我初到嘉兴任教的秀州中学,历史上的校长顾惠人就是著名教育家,他以“爱国爱校爱科学”为校训,其精神熏陶过程开甲、李政道、朱生豪等大批杰出人才,至今仍鼓舞着一代代师生。1937年日寇占领嘉兴,强迫学校用日文教学,顾校长不屑在日寇淫威下办学,率领学生步行千里,到江西赣州创办赣州联中,招收上海等地的流亡学生,李政道就是顾校长在流亡路上招到的学生。与此同时期,以“成德达才”为办学目标的省属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的张印通校长和部分教师,也率领不愿接受日寇奴化教育的学生,先后徒步到浙西天目山和浙南丽水山区日寇侵略势力没有达到的地区继续办学。19393月,周恩来在浙西考察,出席张印通任校长的浙西中学的开学典礼时盛赞:“在此寇敌蹂躏遍地,炮火连天中,浙西中学乃有如此规模,为国家民族培育英才,诚教育界前途之好现象。”在这一时期,张校长还保护过学生查良镛(金庸)免受国民党督导的迫害。顾校长和张校长都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所具有的执著爱国的信念、关爱学生的情怀、百折不挠的精神,都被两校后世的很多校长、教师和学生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20199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三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两星期后的29日上午,我国央视又直播国家主席给“人民教育家”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仪式。我当时就忆起与上海于漪老师最初的交往,是1996年的那次“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百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那时我在秀州中学任教。那天,研讨会将结束时,我一边仔细聆听于漪老师在闭幕式上的即兴讲话,一边飞快地记录。会后,我将根据于漪老师的讲话所作的记录整理成文,邮寄给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周老师。周老师认为这个稿子内容太好了,太重要了,说笔者的记录正好弥补了当时闭幕式上没有安排人做记录的缺憾。后来一次年会的休息时间里,我请于漪老师给我校文学社刊物《秀州文学》题写刊名。于漪老师欣然答应,说待她回家后写了寄来。我回校后一星期,就收到了她题写的刊名。后来我调到嘉兴一中任教,同时也负责学校五彩螺文学社的指导工作,我觉得不方便再要求于漪老师赐予墨宝,后由本校另一位指导老师向于漪老师提出题词请求,于漪老师也就写了邮寄过来。

结合上述小事读这篇《教师节说》,我进一步明白何为教育家精神,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篇《教师节说》又是怎样弘扬教育家精神的。

一、何为教育家精神

何为教育家精神?正如这篇《教师节说》主体部分的第三、四、五段所写,首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崇高思想与孜孜不倦地讲授学业以及给爱好学习和钻研的学生指点迷津,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予以正确导引。文中第三段所引“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经典之言的作者韩愈,及其更早历史时期的教育家荀子(高中传统课文《劝学》的作者)、其光辉照百代、其恩泽被千秋的教育家孔子等,都是或杰出或卓越或伟大的教育家,古往今来,历代优秀教育工作者也都在努力实践与弘扬他们的教育家精神。

这篇《教师节说》第三段第四句追溯道:“盖上古之时,莽莽榛榛;万物生灵,各有依循;爪坚喙利,身强体韧。”这个长句子概括而又生动地叙述和描写原始人和各种动物一道在洪荒的地球生存、发展以及竞争的情景。那时“万物生灵”在荒野与树林中主要凭借“爪坚喙利”才磨炼得“身强体韧”。第五句:“人之所胜,智慧精神。”八字定乾坤。人类之所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有“智慧”、有“精神”,而开拓智慧与形成精神的先驱即为“师”。第六句:“经验日积月累,知识时盛岁新。”两个六言小句子,概述人类领先于万物而发展起来的奥妙与玄机。第七句:“故教师贡献至大,关乎人类前进。”小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教师做出引领或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至大”贡献。

第四段,作者在概述尊师传统的同时,又强调师者的本质特点。第一、二句概述五帝时期的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师长“诲人不倦”“化育百姓”的事迹;第三句:“至圣先师,孔子尼山;兴教化,临长川,育英才,筑杏坛。”颂扬孔子“兴教化”“育英才”的事迹。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出生于山东蒙山南部余脉尼丘山山脉的西北端山地,今曲阜市东南与泗水县、邹城市交界处,这片地方的大部属于曲阜市尼山镇。尼山原名尼丘山,故孔子名丘;又因孔子排行第二(十年文革“批林批孔”期间,有人骂他为“孔老二”),字仲尼(也有记载说是因为孔子出生时,头顶上的骨头与众不同,四面高,中间低,所以取名“丘”,那与其字“仲尼”就没有关联了,故此说不可信),后人为了“尊师”,避孔子讳称尼丘山为尼山,姓“丘”者也为“尊师”避讳而改写为“邱”)。第四句:“有教无类,济济满堂弟子三千;因材施教,灼灼其华七十二贤。”赞颂孔子极其卓越的教育成就。传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民教育家于漪认为“仁爱”是师爱的最高境界。孔子对学生的“仁爱”就是“有教无类”,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仁爱”品格也是“有教无类”。于漪带过许多“乱班乱年级”,耐心教育使得很多浪子回头。有一次,学校把一名屡次逃学、偷窃、打群架的学生放到她带的班级。该生与其父争执被打后离家出走。于漪焦急万分,与几名学生找了一天才找到,因为当时如果送他回自己家,他还会离家出逃;后来于漪老师就带他住在自己家,于漪上班他上学。学校放学,他跟着回于漪家做作业。于漪经过日复一日的耐心教育,使这个学生终于走上正道。她说:“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坏习气不是胎里带出来的,我做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洗刷污垢,要像对其他同学一样满腔热情满腔爱。”这使我想起笔者启蒙者金老师的一件事。那是1976年初夏的一个晚上的八点多,金老师和一个学生家长找到我家,说那位家长的孩子没有回家。金老师问我那个学生是否挨批评了,我说没有;金老师又问我那学生是否可能去了哪个同学家,我想了一下,说出他可能去的同学家,同时立即动身,和金老师与那个家长打着手电筒走了两公里多曲曲折折的乡野小道,摸索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另一个学生的家里,果真找到了那个学生。那晚我回到家里已近半夜。后来,金老师多次在不同场合夸我深入了解班上多达75个学生的情况。我想,我只是向金老师学习教育家精神而已。

第四段第五句:“沂水之滨传礼乐,忠恕之道胜万言。”用了七言对偶句,赞扬孔子应邀到各地讲学的情况。当时学习异常勤奋的孔子,未到而立之年就已名满全鲁国,且声播四方,慕名请他前往讲学的不仅有北方的齐、郑、蔡、卫诸国,地处南方的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也对他倾慕不已,多次派人面邀。感其诚,并有意把“仁”“义”“礼”“信”的学问传扬天下的孔子,拨冗接受邀请。他带了四五个学生出发,在向导带领下到达钟吾。十几天后完成讲学任务返回,正值初夏,路过沂河时走得又累又热,看到沂河碧水荡漾,河边鸟语花香,兴之所至,就和诸生一道下河沐浴。当地人发现了,知道了是孔子师生,就请他们稍事休息,他马上去报告当地官员前来接待。孔子想到讲学任务已完成,不宜再麻烦当地官员和民众。于是,在那位当地人走后抓紧上岸,装束停当,悄悄赶路了。为了纪念孔子沐沂和讲学的事迹,当地人每年四月廿八(农历)都要涌到孔子师生当年沐浴的地方浴洗一番,这成了当地人千年不易的习俗。第四段第六、七、八句,从“承先启后”的孟子、荀子,写到“两汉尊儒”“延至唐宋”(照应第三段首句引述“韩愈《师说》”的点题句)。第九句小结本段,说明华夏文明在发展历史中向来“重教兴学”和对师道的崇尚。

上述文字最多的第四段这个重点段,集中概括和描述的教育家精神,首先包括勤奋学习,博览群书,思品高尚;其次是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上述两方面又都必须建立在爱国爱民的思想基础之上。

第五段主要概述并歌颂师道与尊师风尚在发展。第一句:“及乎近世,欧风美雨;讲坛学制,中西合璧;教育之光,文明所系;九月十日,举国欢庆。”由四个分句组成,体现了新时代“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1983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十多年来,“三个面向”与确定教师节及其尊师重教的风尚,引领中国教育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第二句:“持明烛以永照,观桃李之春荣。”用对偶的六言小句子,形象地赞颂教育园地的好现象。第三句:“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化用北宋张载《横渠四句》的后两句,赞颂当今教师们正在继承历代圣贤延续下来但差点儿绝传的不朽学说,开创千秋万代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第四句:“巍巍然千秋教坛,浩浩乎百代师范。”又用两个音韵为前三后四的七言句,概述历史性的“拨乱反正”之后,教育事业正在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教育家精神化为现实的生动体现。

二、为何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何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简要说来,还要借用张载的“四为”即《横渠四句》来演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使百姓安身立命。

从历史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弱看,只有教育事业兴旺、教育家辈出的时代才是国家强大、人民思想健康的时代。《教师节说》的第三、四段写到“上古”“中古”时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教育家,教育家精神的光芒照亮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照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人人心中有理想,个个眼里有方向,才能双双脚下有力量。第三段写到的“上古之时”,第四段写到的“三代之时”,直到“春秋”交替、战国雄起、汉唐盛世,莫不如此。延至北宋,由于统治者思想偏见,抑制国家军事力量,同时采用愚民政策,教育好似到了强弩之末,教育家寥寥无几,国力也就每况愈下。到了南宋,虽然民间尊师风气尚在,“程门立雪”的故事传为佳话,但大有作为的教育家难觅,即使偶尔出现一二,也只在故纸堆里寻寻觅觅,精神萎靡不振,难以闪耀光芒,昏昏惨惨,凄凄戚戚,那些道貌岸然的统治者其实“最愚蠢”,政权也就自然岌岌可危。《教师节说》重点段第五段九个长句子中,只有“程门立雪”一语写到尊师的事情,呜呼,国家的日渐衰败也就可想而知了。往事越千年,如今我们要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抓住机遇,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必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将教育事业办得更好。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然,具体的教育工作,培育学生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每一个后进生也以先进同学为榜样,改变每一个后进生的不良思想与懒惰习惯,应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说到的于漪老师教育后进生的事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但这又是就一个个的个体而言,是就微观而言。

就宏观来说,教育家就好比我们的共和国教育大厦的栋梁。栋梁依托柱子而横空。栋梁与栋梁之间还需有椽子相连,柱子、栋梁、椽子以及其他相关建材有机结合起来,每一个建材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共和国教育大厦才能宏伟高大、壮丽辉煌。如人民教育家于漪,她既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坚持实实在在地教文育人,又将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优秀卓越的理论,为指导更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才能使我们的大教育更加壮大、强盛、辉煌起来。比如,她总结了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国家教育部门采纳,特别是推动“人文性”的教育见解,被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的当然不止于漪,还有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高铭暄教授将教育事业“视为至爱,须臾也不离,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界很多人都能背诵高铭暄教授的个人信条:“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他把培养合格的人才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对所指导的研究生,他创造性地总结出“三严”“四能”“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道。“三严”,是指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四能”,是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五结合”,是指使学生做到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掌握与重点深入相结合、研究中国与借鉴外国相结合、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谈起高铭暄教授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同行都认为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缔造者,是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的代表,是新中国建设的‘最美奋斗者’,更是学生们衷心爱戴的老师、工作生活的楷模和永远的精神力量。”

我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为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更有效地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积极地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热潮之中。这里,我还要说说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的优秀事迹。早在1946年,卫兴华在太原进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地下革命工作,被捕后严守党的机密。1948年由组织安排转赴北平,后在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学习。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转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就读研究生,1952年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辛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整整68个春秋。即使文革期间受到政治运动冲击,仍始终达观忘我,潜心置身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浩瀚学海中,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改革开放后,积极用坚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功底,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爱岗敬业,坚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他关爱学生、扶掖后学,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他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治学报国精神,以及热爱教育事业、甘做人梯的师德师风,赢得了广大师生们的由衷爱戴和敬仰。

三、怎样弘扬教育家精神

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基础,正如《教师节说》第一段前二句所描绘的情景:“丹桂飘香,暑热渐消,金风送爽。”“万千学子,竞返学堂。”全国各地学校喜迎秋季新学期。第三句:“新起点,新气象,踌躇满志,扬帆起航。”叙述和描写师生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心态都积极、健康,都满怀信心努力争取新成绩。第四句:“欣逢教师节,神州泛荣光。”用诗的语言描述已经连续四十年,教师有了教师节,事业显得更光荣,兢兢业业为祖国。这第一段通过概述教师节的背景来点明尊师重教的主题。

弘扬教育家精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关键。这篇《教师节说》第二段第一句:“感师恩,敬师德,言辞切切,笑声琅琅;献礼赞,奉祝福,鲜花簇簇,贺卡张张。”这个长句子具体生动地写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这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社会思想基础。第二句:“校园内外,碧瓦红墙;黄发垂髫,喜气洋洋。”这句主要描写教师节来临,校园内外呈现出一派欢乐景象,特别是写出了孩子们欢乐上学的场面,折射出教育家精神闪耀的光彩。第三句:“表彰先进,篇篇事迹见报章;慰问师长,声声祝愿暖心房。”这是个点明段落中心的语句。本文作者是中共河南省许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干部,他当然知道新的教师节来临之际,又要表彰哪些优秀教师,要怎样弘扬他们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教育家精神。

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教育家标兵,表彰教育家的思想和业绩,是一条重要途径,宣传教育家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容。本文第三段,概述教师对人类进步的“至大”作用。第一、二句:“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经典之言,后世尊信。”第三句:“然纵观古今,犹有未尽。”往事已越千千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七十周年前夕的2019916日,国务院命名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三位为“人民教育家”。20199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举国祝贺,举世瞩目。这样的场面正是宣传教育家精神的极好形式。

写到这,笔者看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授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585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刁荣春等716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授予于渊等895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授予王彦平等80名同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王军等99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样大规模的表彰活动,正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很好的有效方式。

最后,让我以对这篇《教师节说》赞颂教师的作用千年不衰、赓续永恒的最后一段的解读来结束本文。末段第一句:“忆往昔,风烟俱净;看今朝,云开月清;望明日,锦绣前程。”三个三言动宾短语中的“忆”“看”“望”,既是环环相扣,又如行云流水,使读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三个四言短语,借景抒情,其描绘的蓝图尤其感人:昔日的风烟俱消散,看今朝举国上下更重视教育;教育家精神大发扬,祖国的前程美如锦。第二句:“赞曰:一支粉笔,两鬓微尘,三尺讲台,四方才俊。”“赞”原指一种韵文。这里先用“赞”字直接引出一首押前鼻韵母的四言诗,骈偶严整,热情赞扬教师热爱讲台,教学勤勤恳恳;学生努力学习,竞攀学业高峰;再引出用楚辞体写成的第三句:“师者如山兮,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师者如水兮,春风化雨,潜流滋润;师者如铎兮,启智增慧,培根铸魂;师者如炬兮,照耀中华,万古长存。”四个分句构成一个长排比句,又与前句押同一个韵,一韵到底,显得底气更加坚定。且每个分句都由主谓短语作主语,都用了比喻,分别将“师者”比喻为“山”“水”“铎”“炬”;山者,高山仰止;水者,上善若水;铎者,召唤学生进教室上课之大铃也;炬者,老师思想中闪耀光芒之谓也。每个分句的复杂谓语,均由两个四字短语构成,主谓之间都用了楚辞体中的“兮”字,整个长排比句,使人由衷想起著名优秀红色歌曲《我的祖国》的开头两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果将这条大河比喻我们伟大祖国尊师重教的历史长河,那么就可以说,这条大河里流淌着无穷无尽的科学文化知识,“稻花”就如教师以及学生的“心花”,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春满园,教育的春天又来到,强大的祖国永远屹立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白沙海,浙江嘉兴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朱伯荣笔名)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