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漫步水道杨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3-06-20 18:1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作者:赵献东 此文发表于2023年6月7日《解放军报》

前些日子,我们和来自北京、香港和郑州的几个朋友,再次去瞻仰杨水才纪念馆。

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得车窗外的核桃泛青、樱桃泛红。广袤的田野上,出穗的小麦正在悄悄地扬花,那粉白色的花,白莹莹的,闪烁在绿色海洋般的麦田里。不知不觉,我们的车子轻轻地来到一个小村庄。

这是豫中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几条宽敞明亮的街道,数排干净整齐的小院,院角有几株开得正红的月季,街边几位老人正在舒心交谈,处处充满了安静祥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许昌市建安区的这个小村里,有一个名叫杨水才的复员军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十几年如一日,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创办学校,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杨水才虽然走了,但他的事迹却成为人们永远的纪念。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长篇通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日播发,全国各地报纸、电台相继转载或播发;还是在那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又在头版头条以《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杨水才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模范共产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干部、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榜样”。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今天,成千上万的人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个小村,追寻杨水才的足迹,聆听他的事迹,感悟他的精神。“水道杨”这个小村庄,也因为杨水才这个英雄人物,名扬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中原大地上一个平凡小村,显得如此不平凡。一位国外参观团成员,在参观杨水才住过的小屋时感慨万分地说:“屋子很小,杨水才的胸怀很大;屋子很低,杨水才的品格很高……”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恍惚间,半个多世纪前那个从部队复员回乡的农村干部典型依稀出现在眼前。

我们走进村头“杨水才纪念馆”,看着展厅里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聆听着馆长晋琳琳和讲解员李俊芳声情并茂的交替讲解,一幕幕生动感人的历史影像在眼前闪动。

人们常说,经历过黑暗的人最热爱光明,吃过苦的人最珍惜甜蜜,这句话放在杨水才身上最适合不过。杨水才的人生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他的童年岁月是在苦难不断的旧社会度过的,姐姐被送到别人家里做童养媳、奶奶和一个弟弟因饥饿而死,他给地主当童工……悲惨的童年生活,让杨水才更加向往光明,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他参加人民军队,先后参加过多次战斗,数次立功,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1950年11月,杨水才从部队复员回到水道杨,把自己在部队时的立功证书悄悄藏了起来,和大家一起劳动。1953年,我们党号召农民成立互助组织,杨水才动员10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并把自己的复员费作为组里的经费,带领大家互帮互助,提高粮食产量。

我们来到村头的水塘畔,驻足良久。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杨水才当年带领群众开挖的水塘依然澄澈。同行的建安区委书记李晓文告诉我们,当年的水道杨村地处高岗,缺水少粮,群众日子过得很苦。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杨水才提出了要兴修水利,开挖坑塘,把水抽到岗上的建议。根据杨水才的意见,从1964年春到1965年春,他带领大家苦干加巧干,出动劳力3万多人次,挖运土石7万多立方,终于挖出一泓清凌凌的泉水,并修建了三级提灌站,把泉水引上了高岗,从此水道杨上千亩干涸的土地再也不怕干旱了,群众给水塘取了个充满寓意的名字——幸福塘。

年近70岁的杨德欣老人,回忆起当年挖水塘时的情形:“当年水道杨的地形是‘两岗加一洼’,‘两岗’是村里的西岗和东岗,一洼是村头的沟嘴,就是水塘所在的地方。那时候岗地比现在高得多,据说岗顶和许昌城里的文峰塔尖持平。这么高的地势,干旱季节怎么会有收成?地里没有收成,人们还咋活命?那时候没有机械,全靠人的一双手,挖出几十亩地大、几十米深的‘幸福塘’,可真是不容易!”

开挖水塘前,水道杨村举行了气氛热烈的誓师大会。杨水才推着他的小车走上工地,泥里来,水里去,日夜奋战在挖塘一线。为了不影响施工,雨天他跳进齐胸深的水沟里,把缺口堵住;晴天他推着独轮车把挖出的土运走,一车又一车、一趟又一趟,累得吐了血,擦擦嘴边的血迹继续干下去。

有一次,杨水才推着堆满土石的小车准备上坡时,突然晕倒,满满一车泥土压在了他的身上。群众赶紧把他扶起来。杨水才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小车坏了没有啊?”群众含着眼泪劝他歇歇,杨水才摇摇头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占地数十亩大的水塘如今依然“矗立”在水道杨村头高岗上。走近水塘,只见一泓碧水,波澜不惊,仿佛在诉说过往岁月里那些难忘的故事。挖塘时杨水才说的那句“小车不倒只管推”,变成了一句妇孺皆知、闪着光芒、充满精神魅力的话语,几十年流传不息。

在困难矛盾面前,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尊重科学,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向前迈进,赢得胜利。在村南沟嘴挖水塘,建提灌站,引水上岗,变旱地为水浇地,杨水才在提出这些规划建议时,首先带领大家用竹筒、废瓶制成“土仪器”进行测量,才最终得出了“两岗加一洼,岗顶水源差,要找水源处,村头沟嘴挖”的结论。搞水利,把旱田变成水浇地、丰收地;搞绿化,多栽树,让水道杨变成桐树路、花椒寨、柿树沟、桃花岗……杨水才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都不是“拍脑袋”式的蛮干,正因为如此,杨水才的故事今天才有更多更深的时代内涵。

要改变一个地方的贫穷落后,首先要提升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为此杨水才又提出了办学的建议。1963年9月1日,由水道杨、桂东、桂西等7个生产大队联合创办的桂村农业中学诞生了,杨水才被推选为农业中学的校长。杨水才经常教育师生热爱劳动。他说劳动能治百病,尤其是思想病。

杨水才带领桂村农业中学一面学习,一面劳动。1965年秋,他带领师生奋战40多天,脱坯5万多块,建房21间,开垦荒地20余亩,使桂村农中有了宽敞的教室和属于自己的农林试验园地。为当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培育核桃林,水道杨村从新疆拉来了薄皮核桃种,准备育苗。在浸泡这些核桃种时,杨水才发现一个核桃掉进井里,就要下井捞上来。有人劝他:“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核桃嘛,丢了就丢了吧。”杨水才认真地说:“一个核桃就是一棵树,又是不远万里从新疆拉来的,掉在井里多可惜啊!”他不顾大家的阻拦,下到井里找了整整一个小时,硬是把那个核桃捞了出来,全然不顾冰凉的井水把自己冻得浑身打颤,脸色乌青。

在水道杨村,谁都知道杨水才有些不近人情。他的侄子吃了果园里一个桃子,他看见后立即掏出一角钱交给大队会计,作为赔偿;他的弟弟移栽了苗圃一棵杏树苗,他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弟弟,并重新把树苗移栽回去……这一次又一次“不近人情”的举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

怎样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换来人民群众的口碑?水道杨村遭遇水灾时,杨水才不顾自家房屋将要倒塌,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及时把王翠妮、张爱莲两家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什么叫艰苦朴素?什么叫劳动人民本色?杨水才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他一顶帽子戴了八九年,仍然舍不得换掉;一件衣服补了又补,仍然舍不得买新的。

长期的劳累,使杨水才肺结核、肾结石等多种疾病缠身。但公社领导给他送来珍贵的药品时,杨水才却转身送给了同样患病的村民杨万顺;当杨水才病入膏肓的时候,公社派人把他送到医院要做手术,他说什么也不肯上手术床。他说,我有病,不能很好地为党工作,心中够惭愧了。如今,国家建设正需要钱,有些阶级兄弟更需要治疗,不能再让国家花好多钱为我治病。

让水道杨村群众永远难忘的是杨水才离世时的情景。1966年12月4日夜,杨水才仍然像往常那样,披着破棉袄坐在桌前工作。次日早上,人们没有看见一向起床很早的杨水才,以为他还在休息,没有去打扰他。后来,人们觉得不对头,推开他的屋门时,惊愕地发现他趴坐在书桌前,已经离开了人世。稿纸上是他还没有写完的进一步建设水道杨的计划。

杨水才病逝时,年仅42岁。噩耗传出,水道杨村的乡亲们、桂村公社的干部们、桂村农中的师生以及邻村的群众数千人纷纷拥向他居住的小屋。

水道杨村的岳石头老汉,老泪纵横地抱着杨水才的遗体,用力地摇晃着,泣不成声地呼唤:“水才,水才呀,你醒醒吧,咱水道杨离不开你呀!”老汉的声声呼唤代表着乡亲们的心声。为了表达对杨水才的深切怀念,村民们把他安葬在他带领大家修挖的“幸福塘”旁边。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作家、艺术家们先后创作出了表现杨水才事迹的长篇小说《车轮滚滚永向前》《小车不倒只管推》,电影《杨水才》,戏剧《伏龙岗》《一把嫁接刀》《杨水才》,美术《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杨水才取经归来》《为人民鞠躬尽瘁》等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厅外,郁郁葱葱的翠柏掩映着杨水才墓。站在墓前,我们不约而同地向英雄鞠躬致敬。墓碑旁还立有一块石碑,刻着胡乔木同志1983年7月21日发表在《解放军报》为杨水才撰写的诗歌《小车》,后记中写道:“‘小车不倒只管推’……他的这句话很值得流传,连沈从文先生也写过‘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的诗句。我因看了这个句子,记起原话,念念不忘,就想拿它做个题目写一首民歌体的诗。诗是没有写好,为了宣传这句话,还是把它发表了。”

“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样样走在前头,做人民的‘铁柱子’,做群众的引路人、排头兵”……杨水才的故事,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