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王金合?合金王!——我所认识的王金合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2-08-09 08:5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作者:赵献东 此文发表于2022年5月号《时代报告》,总第438期


2012年春,我在许昌市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工作,《人民日报》要报道一位钧瓷大师。经了解后,我就向他们推荐了王金合,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维娜专程来作了采访。当年5月23日,《人民日报》以《古窑里的传承》为题,用半个版面的篇幅对王金合进行了报道。自此,我对王金合逐步有了愈来愈深的认识。

王金合堪称合金王。

何也?

合金,通常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以金属为基础添加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机械合金化、烧结、气相沉积等工艺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特殊材料。合金的许多性能优于纯金属,如硬度高、耐热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等。

王金合,具备了这些特征。

王金合先天健壮而聪颖。在他身上,糅入了其他人的优良素质,才成就了今天的钧瓷大师王金合。

鲁迅说:“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可是,王金合的祖宗八辈都跟钧瓷八杆子打不着。他能成为别具特色的钧瓷大师,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汲取了外来因素。他刚参加工作时,是禹县钧瓷厂的一名钳工,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这时,外来元素渗进来了。一个祖父杨书信和父亲杨六海都是钧瓷老艺人的姑娘走进他的生活,两位造诣颇深的钧瓷大师把知识技能不断输送到王金合的大脑和双手中。天道酬勤,温度不能让石头孵出小鸡,但是,可以让鸡蛋孵出小鸡。王金合具备可开发的天资。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岁月里,王金合与妻兄杨付洲偷偷建起一座袖珍窑炉。王金合配釉水平高,杨付洲烧制技能强,两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他们白天在瓷厂上班,晚上在家烧瓷。几年后,他们实现了突破,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天青红斑碗,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垂青。

合金是一种新金属,王金合具有创新精神。

先来看看王金合对炉钧的探索。

炉钧本出神垕,始于何时不详。清初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将此学去,烧成仿钧。之后,炉钧技术在神垕失传了,就只剩下了一个概念。王金合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概念变成现实,与其说是恢复,不如说是拓荒。

筚路蓝缕,蹑屐担簦。王金合在驺虞河畔立起了5立方米的大窑炉。试烧数百次、数千次,摞了近两尺高的釉料配方是王金合跋涉攀登的足迹……终于,有一天,窑炉温未散,王金合就急不可耐地闯进炉中,抱出了烫手的笼盔。华发烧焦,黑眉全无,但他双唇咧开,笑靥绽放,梦寐以求的炉钧在大窑烧制成功了,打破了只有小窑烧制炉钧的记录。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靠真功夫。自此王金合巧夺天工,意行奇妙,气韵天成地把祖国山川美景名胜定格在件件精美的瓷器上。其炉钧窑变光怪陆离——玉润晶莹、万里无云的淡月白,匀净无暇的鱼肚白,灿若晚霞、变幻莫测如行云流水的天蓝带玫瑰紫及海棠红斑纹的双系罐,雨过天晴带朱砂红、茄皮紫斑纹的梅瓶,变化万千五光十色的胭脂斑、龙凤斑、鸡丝花、凤尾剪和金星斑。他把中西方艺术巨匠的名画作品利用神奇的窑变成为自己的作品,以火焰为笔墨色彩在钧瓷上绘出一幅幅名画。他坚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求变,坚持创新发展时刻保持钧瓷艺术的原生态、真实性。

王金合首创了炉钧金斑釉,在釉色花式上独树一帜,被称为“金合斑”。

随着一件件艺术精品的出世,王金合又有了诗歌创作的灵感。他把对钧瓷艺术的痴情,把每一件成功艺术品的神奇,把对钧瓷艺术研究探索的点滴感悟,写成了一首首质朴而感情饱满的诗篇。

如他为自己的钧瓷作品做诗:“炉钧创新天合成,一片朝霞别样红。紫翠晴岚如胭脂,神奇瑰宝夺天工。”“青山绿水云霄间,树林森列柳如烟。千年传承有神韵,天合窑变出自然。”“三月湖畔水泛纹,风染树枝景色新。水林相映美如画,一器窑变山间春。” “山巅秋来层林染,山腰恋夏绿缠绵。林海策马绝尘去,独坐幽篁心自闲”……

如他用诗写出自己在钧瓷之路上的感悟:“煤炭一锨一锨添,温度一度一度升。道路一步一步走,烧瓷急躁可不中。”“白天想来夜里盼,咋为钧瓷作贡献。创业创新靠实干,烧出精品是好汉。古铜釉色虎豹斑,千年锈斑今朝现。昔时炉钧展新颜,钧瓷艺人再加鞭。”“六十三岁再创业,苦辣酸甜十余年。金斑金钉金丝线,北极冰花银光闪。西洋油画紫罗兰,留白色彩也出现。一生为钧苦钻研,创新釉色再向前”……

在中国钧瓷界会烧钧瓷的诗人只有王金合一人;钧瓷大师不只王金合一人,而会作诗的钧瓷大师,王金合却独一无二。从这个角度来说,王金合是一位艺术家诗人,一位诗人艺术家。

王金合卓而不凡,合金王素质超群。

说王金合为合金王,实非溢美之词。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