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因为传统的主奏乐器为“象鼻四弦”,所以又称“四股弦”。唱腔音乐原为曲牌连缀体,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之说”。
发展简介
从清咸丰、同治年间,因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开始由曲牌连缀体向板腔体过渡并已基本成型。越调自诞生地四处流传时,音随地改,就形成了“上路调”、“下路调”、“南边”等地域流派,许昌属“上路调”(按上北下南说)。其声腔特点既有泼辣豪爽、高亢、激昂的特点,又有清新舒放、明快畅达的风格,质朴自然,亲切感人。据《许昌戏曲志》记载,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许昌就兴盛起罗卷戏及梆子戏、越调等剧种。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禹州衙门及马场就组建过越调班。这是越调历史上最早的戏班。在以后的年代里,许昌成立了许多越调班社和越调“窝班”。
1959年,以襄城县越调一团为班底,抽调襄城县越调二团及周口市红光越调剧团部分演职员,组成许昌专区越调剧团(后为许昌专区戏剧院越调剧团、许昌地区越调剧团、许昌市越调剧团、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越调部)。
1965年《斗书场》该团作为河南代表团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进京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同年,在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汇演期间,越调《卖萝筐》、《夫妻俩》在广州军区礼堂为朱德、董必武、聂荣臻、柯庆施,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治等演出。
艺术特点
许昌市越调剧团是目前河南省仅有的一个市(地)级越调艺术表演团体,在全省及全国都有较大影响。主要演员毛爱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毛派艺术”,属河南八大戏曲名家之一。
越调的传统剧目有几百部,早期的剧目就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之说。后来老艺人又把越调剧目分为“正装戏”(本剧种的剧目)和“外庄戏”(学演其他剧种的剧目)。许昌越调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无佞府》、《火焚绣楼》、《掉印》、《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招风树》、《狸猫换太子》、《包公三勘蝴蝶梦》、《李天保吊孝》、《收姜维》、《简帖恨》、《送灯》、《三哭殿》、《大保国》、《冤家姐妹》等。现代剧目有:《卖萝筐》、《斗书场》、《夫妻俩》、《乔老板的烦恼》、《勾魂》、《李豁子离婚》、《酷情》、《李乡长上任》、《驾辕》等。
越调剧种以唱、念、做、打、舞戏曲程式为表演形式,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质朴,既善于表现慷慨激昂、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感情。毛爱莲创造的越调“毛派艺术”,声腔细腻清脆、吐字清晰准确、似说似唱、悦耳动听,尤其是鼻腔共鸣的运用,更具独到之处,形成了清纯、俏丽、流畅、纤细的特色,被誉为越调的“婉约派”。
越调表演艺术家、越调艺术大师毛爱莲,是河南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毛派艺术是许昌越调的灵魂。毛派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改造剧本,去芜取精。二、塑造人物,各有不同。三、声腔艺术,空前绝后。声腔艺术是毛派艺术的核心。
毛爱莲对声腔艺术继承创新有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善于继承,二是固本求变,三是与时俱进,四是立足中原,五是紧贴剧情。毛爱莲善唱“乱弹”。她以乱弹为主架结构的唱腔与任何剧种、任何流派都明显不同。声腔中吸收了河南坠子、道情、三弦书以及民歌、小调等姊妹艺术的元素,使用叠字、叠韵、数板、宾白短语、虚词衬字,不仅自由地在铜器调板类范围内转出转入,还与板眼形式相同的其他板类板式自由结合、出入往来,将“乱弹”与辅助板式如“慢板”、“流水”、“垛子”、“散板”、“一串铃”、“拉马调”等结合起来使用。在保持“乱弹”板式的基础上,调整节奏、旋律、调式,把握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抑扬、收放,加垛加花,旋宫变调,并根据唱词的结构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加进大量的装饰音,妙趣横生,出神入化。从唱腔的音质清纯、音色甜美、发声特点、唱腔技巧及其他方面技术、技巧等方面,可以总结出毛派唱腔艺术有十个特点:“甜、纯、轻、畅、清、巧、快、远、说、情”。
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2008年6月,许昌越调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毛爱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袁秀莲、郭宝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袁秀莲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许昌越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许昌市越调史论和音乐研究人员编著、出版了《许昌越调》、《许昌越调音乐》、《越调皇后毛爱莲》、《毛爱莲》、《毛爱莲唱腔精选》、《袁秀莲》等书。
在姹紫嫣红的中华戏曲苑囿中,许昌越调是一朵盛开的奇葩。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许昌越调人的拼搏,有老百姓的支持,这朵鲜花必将播散出更加诱人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