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中秋说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0-10-03 16:4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作者:赵献东  此文发表于2020年10月02日《光明日报》


中秋者,源自上古,始于汉,兴于唐,定于宋,迤逦于今而弥盛。

中秋一词,出自《周礼》①。阴阳交错,万物相生,朝日夕月,夙愿传承。太阳育金秋硕果之丰景,太阴汇习俗礼节之虔诚。先秦寒夜,良裘恭奉,两汉敬老,赐雄粗饼。及至李唐,浪漫无穷,诗酒赏月,名篇纷呈。延至赵宋,风俗遂成,中秋为节,太宗钦定②。其风其貌,今朝更盛,洋洋大观,和而不同。

秋夕祭月之俗,民族多样之风,东西南北风物,奇光异彩纷呈。但看藏族寻月,沿河猎影;苗族跳月,歌舞吹笙;土族打月,投石水中;壮族祭月,竹排花灯;傣族拜月,拥戴英雄;侗族行月,谈爱说情。再观蒙原逐光,扬鞭驰骋;钱塘观潮,玉城雪岭;潮州烧塔,照彻玲珑;中原大地,饼馕互赠。

是时也,秋容如拭,星汉无色,玉轮珊珊。佳人临窗兮闺愿喃喃,将军倚马兮誓愿铮铮,志士凭栏兮宏愿扬扬,万家仰望兮合愿陶陶。俯瞰神州大地,尽展欢颜。或红烛高照,合家团圆,瓜果飘香,遥祝婵娟,共享天伦之乐也;或纤云弄巧,清风传情,天涯灵犀,神交心通,品思相知之乐也;或月饼在手,走亲探友,范张鸡黍,椒浆桂酒,畅叙祥和之乐也。瞬息之间,万千钟情。吴刚伐桂,嫦娥降灵;玉兔捣药,貂蝉敬恭;贵妃醉舞,明皇游宫;太白独酌,举步玉京;苏子问月,今夕何年?手足亲情,千载共鸣。

斧声、杵声、霓裳声,绵绵千年;私事、公事、天下事,心心相连!中秋之味,在想,在念,更在团圆,团圆之义,在于人情,人情之重,在乎充斥天地,同度良辰美景。中秋之胜,在形,在声,更在公,在明,在正。明月无私,不以贵贱亲疏惜其功;光芒普照,不因古今内外吝其能。笼盖万方,大道至公,无远弗届,体正德鸿。

嗟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团圆时刻,情系家国,寸心所向,万里山河。共彼无边之明月,寄此无限之祝愿——家国似月总皎洁,事事如月皆圆满!


注释:

①《周礼·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②据史载,宋太宗赵光义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定为三大节日。每逢三秋桂子,宋人都会进行盛大的庆祝,主要有赏月、赏桂、赏灯、观潮、吃月饼、饮酒赋诗等形式。


白沙海解读《中秋说》

记得儿时仲夏初秋夜晚在屋前场地上乘凉时,母亲和大妈、大婶们都一人一架简易的木制纺车,她们右手很有节奏地摇着纺车,左手捏着棉条在锭子上纺线。那种棉条是在作坊里师傅弹棉絮后将蓬松的棉絮用木砧在木扳上搓成的,每根比手指头粗一些,一尺来长。母亲多次一边纺线,一边教我和妹妹唱歌谣:“月公公,拜三拜,棉条好摇布好卖。”这首歌谣,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地处杭州湾喇叭形出海口北边的浙江平湖白沙湾一带的农民,经济都比较拮据,农闲时,妇女们就将棉条纺成棉线,再将棉线绕成一计一计的棉纱,浆洗后,再将一计一计不易断裂的棉线盘到中通外直的短竹节(俗称“筒管”)上,再根据布料花纹的设计,将几十个筒管上的纱线统一经成只有经线的半成品“布”(实为“布纱”),并盘到家用织布机后端的木轴上,再将“布纱”的起头拉到织布机头穿梭的一端,织布人坐在织布机头的坐板上,右手在两层“布纱”中往左射一梭,将梭子中横的纱线从右穿到左,几乎在同时左脚踩一次机头操纵杆,使上下两层纱线交换位置;然后在两层刚交织过的布纱中,再将梭子从左射到右,又几乎在同时右脚踩一次机头操纵杆,使上下两层纱线再次交换位置;如此往复,便织成了布。母亲和大妈、大婶们再将织成的土布裁缝成衣服穿。多余的布拿到集市卖几个钱,补贴家用。这些工序中,纺纱是第一步。所以,那时的母亲和大妈、大婶们都要在八月半(即中秋节)晚上对着“月公公”虔诚地“拜三拜”,盼望月神爷赐给自己一双巧手,以便纺纱纺得好,织布织得巧,“棉条好摇布好卖”。也偶尔看见年轻的姑娘在“七夕”乞巧节向织女“乞巧”的。记得那时家乡的农民都似乎没有“女神”的概念,都将月亮称之为“月公公”,大概是顺着“太阳公公”的称谓而来的。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白沙湾东边的金山卫海涂上建成,穿衣问题得到了解决,乡下再也看不到纺车与织布机了。

再说笔者从小学断断续续读到大学,读了更多的书之后,才知道月亮与太阳不同,学名叫“太阴”,才知道“吴刚伐桂”“嫦娥奔月”之类的故事,才知道八月十五雅称中秋又名仲秋、秋夕、月夕、秋节、八月节、祭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作为节庆之日,正如赵献东《中秋说》所言:源自上古,始于汉,兴于唐,定于宋,迤逦于今而弥盛。20065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又将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如遇双休日,则做调整,连休三天。细读这篇《中秋说》,同时查阅有关资料,笔者对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丰富的认识。特别是对这篇《中秋说》所反映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包容性、以及着力追求极其精练而又尽善尽美的语言形色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喜欢。

一、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篇《中秋说》首段概述“中秋”一说“源自上古”。作者在文后注云,《周礼·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在上古时代,中”秋这个月份要安排和张罗扶养年老体衰的长辈,给他们送上辅助走路用的手杖,还要送他们容易消化的烂粥食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孝敬文化的生动体现。

顺着这篇《中秋说》思路追索有关资料,看到《礼记》上还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就是朝拜太阳,“朝”作动词用,那么根据古文中“互文见义”的修辞方法,“夕月”的“”与“朝”对应,也就是作动词”来用。“秋夕月”就是秋天的晚上“”月亮。

顺着上面的话题,那辰光的初秋时节母亲和大妈、大婶们随父亲、大伯、大叔们收割忙“出工收工两头红”,想来没有时间祭月。到了秋天的第二个月,稻子已收割好了,棉花也采摘完毕,母亲和大妈、大婶们要想心灵手巧,纺出好线,织出好布,就要届时面朝“月公公”“拜三拜”。上面引述的那首《月公公》的歌谣,笔者在古往今来的歌谣集之中从未见到,现在的百度上也查不到,大概是那个时代母亲和大妈、大婶们朴素的“原创”作品。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版146页上)中解释:“秋,禾谷熟也。”春秋时期的籀体(大篆)“秋”字左上面是“禾”,左下面为“火”,右面是(大篆体)“龟”字,整个字属于左形右声。从大篆到小篆的演变过程中,略去了右面的“龟”字,写成左“火”右“禾”(这里的“禾”不是指禾苗,而是指庄稼),变成了会意字,后来的楷体写为左“禾”右“火”。“禾”与“火”二者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稻浪滚滚闪金光,田间农民收割忙。祭月、拜月的仪式与“中秋”这个美好的时节相结合,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这篇《中秋说》的第二段写道:太阳育金秋硕果之丰景,太阴汇习俗礼节之虔诚”这个对偶句其实也可视为“互文”,意为太阳和月亮哺育着谷物的成长,晚上没有阳光的时候,是大自然为了让庄稼休养生息。假如没有夜晚凉风的抚慰与雨露的滋润,田里的谷物一定长得又坚又硬,而且会造成歉收。有报道说,由于近几年夏季持续高温,某岛国水稻连年大幅度减产,2024年夏季米价暴涨,造成市场恐慌。再说,即使水稻不减产,没有太阴与太阳的协调哺育,二十四小时日照,那催长出来的米粒吃起来可能味同嚼蜡,难以下咽。所以,白天的阳光照耀与夜晚的雨露滋润,二者互相调节,相辅相成,使得谷物更好地生长,更易为人们食用。再回到《中秋说》第二段的内容上来,“先秦寒夜,良裘恭奉”与“两汉敬老,赐雄粗饼”两句又都是《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的具体说明。   

至于历代文人赞美中秋佳节的诗文“名篇纷呈”,则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令人欣慰的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其风其貌,今朝更盛”,蔚成“洋洋大观”,又“和而不同”,各种赞美中秋的文学艺术作品琳琅满目,竟放异彩。

二、描述“千里共婵娟”的包容性

古往今来,赞美中秋月或者借中秋月抒发感慨的诗篇不计其数。脱胎于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天问》与唐代李白《把酒问月》的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是高中语文传统教材名篇而影响更为深远。南宋学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在我看来,余词尽废”的主要原因是,东坡《水调歌头》“问月”与抒发自己既欲“出世”又恋“入世”的复杂心情之后,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回到现实,表达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和包容的胸怀。婵娟,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这里指嫦娥。“千里共婵娟”,意为普天下的人民群众都过上幸福团圆的美好日子。苏轼这样写,是希望自己当时虽然“处江湖之远”,未能直接为朝廷效劳,也能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情怀。

这种人民性、包容性,在这篇《中秋说》里,集中体现在主体部分的第三至五段。第三段列举了中华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精彩异常的庆祝方式。或许是限于篇幅,作者在本段中直接点明少数民族名称六个:藏族寻月,沿河猎影;苗族跳月,歌舞吹笙;土族打月,投石水中;壮族祭月,竹排花灯;傣族拜月,拥戴英雄;侗族行月,谈爱说情。”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中秋夜晚,男女青年沿着河流,跟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兴致勃勃地赏玩,表达爱月之情。2013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发起寻找“最美赏月地”征集活动,西藏最高的内陆湖纳木措湖被评为十大“最美赏月地”之一。苗族青年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之夜,载歌载舞,寻找中意的爱侣,表达纯洁的爱情,这种仪式名之为“跳月舞”。土族人在中秋节用水盆盛清水,用石子投掷水盆中倒映的圆月之影,叫做“打月亮”。壮族中秋节活动的仪式主要是祭月,称中秋节为“祭月节”,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美好心愿。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中,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英雄,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他后来升天变成月亮,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光明。侗族欢度中秋节,要经过充分准备的芦笙歌舞队去邻近的山寨赛歌,人群仿佛荡漾在如水似的月光里,这种活动叫做“行月”。小伙子身着盛装,成群结队踏着月光,吹奏着美妙的芦笙曲,跳着欢快的舞步。能歌善舞者很快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边,双双对唱对舞,情投意合,终成伴侣。

《中秋说》第三段在列举了六个少数民族欢度中秋的盛况之后,又写到内蒙古草原上蒙古族人民欢度中秋节的方式。是日之夜,蒙古族人爱玩“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明亮的月光下,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朝西奔驰,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本段又写到汉族人钱塘观潮的盛大景象。生活在钱塘江出海口一带的人都知道,八月十八潮水最大。为了欢度中秋,人们将观潮节与中秋节结合起来庆祝。苏轼有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上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本段描写到“玉城雪岭”,正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名作《观潮》首段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一句中的美词壮语。“玉城”形容滔天巨浪,“雪岭”形容白色的浪花,真是再贴切不过。至于本段中“潮州烧塔,照彻玲珑”的描写,也使笔者忆起当年几位当过兵、领略过各地祭月风俗的大伯、大叔,他们在大妈、大婶中秋拜月的同时,用砖头和瓦片在场前空地搭成不足一米的空心塔,里面置放干柴,在圆月朗照下点火,使之熊熊燃烧,当时笔者不解生意,只想着大人怎么也喜欢这样玩,现在才知道,那也是一种欢度中秋的仪式。至于“中原大地,饼馕互赠”,现在人们进入了小康社会,亲朋之间则更为普遍了。  

三、追求极其精练而又尽善尽美的语言形色

这既是作者赵献东所倡树的“现代古体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决定的,又因为综合运用《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后世优秀散文形散神聚等创作方法的结果。《中秋说》这篇作品也是如此。全文的创作灵感,在笔者看来,大致属于,由中秋来临,联想到自古以来关于中秋作为节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再联想到有关中秋的典故与如今国家将其作为法定假日、全民放假欢度的盛况,抒发出团圆时刻,情系家国,寸心所向,万里山河”的思想情感。而赋就是铺陈事物直接叙述,本文前三段都是赋的写法。第四段除了秋容如拭”一句用了比喻手法外,其余语句也都是赋的写法。第五段第一句中用斧声、杵声、霓裳声”类比“私事、公事、天下事”,而且“斧声”照应前一段的“吴刚伐桂”,“”照应前一段的“玉兔捣药”,“霓裳声”照应前一段的“明皇游宫”及其第二段中“及至李唐,浪漫无穷”,这句中的“绵绵千年”又用来比况后者的“心心相连”。全文结尾的联句“家国似月总皎洁,事事如月皆圆满”,又是比喻的写法,抒发出一种美好祝愿,写得十分贴切。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以及汉代赋体散文都是在《诗经》中赋写法基础上的拓展,是一种诗体散文,用现代的理念来说,犹如“散文诗”。赵献东的“现代古体散文”也自然地吸收了赋体散文中诗意盎然的特点,而其赋体散文,不仅有散文之美,而且追求尽可能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这篇《中秋说》也是如此。

下面再来具体解读语言方面的尽善尽美。如第二段中“太阳”与“太阴”的对偶句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已如前述,第三段中关于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同在一轮明月下庆祝传统节日、充分享受美好生活的长排比句所表达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大意义,也已如前述,而不用这样的长排比句,则实在难将其重大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第二、三两段,全部押后鼻韵母,一韵到底,读起来气势充沛,声干青云。第四段中还接二连三地用句中语气词“兮”与句末语气词“也”,读上去觉得荡胸回肠,气势恢宏。第五段中修辞方法叠加的递进关系句群:“中秋之味,在想,在念,更在团圆,团圆之义,在于人情,人情之重,在乎充斥天地,同度良辰美景。中秋之胜,在形,在声,更在公,在明,在正。”前一句描述“中秋之味”在“在想,在念”“在团圆”的排比之中加一个副词“更”,紧接着用“团圆”来“顶真”,又超然“团圆”之外,写到“人情”。后一句写“中秋之胜”,跟前一句一样,在“在形,在声”“在公”的排比之中再加一个副词“更”,又在更高的层面上继续说“在明,在正”。这种修辞方法实在罕见,简直为“仅见”,真乃“现代古体散文”!

另如大量的用典,使语言精警,意蕴丰富;比比皆是的对偶,使语言齐整,气韵生动,更使作品耐读、耐听,耐人寻味,同时又使语言更加典雅,意蕴更加浑厚。又如小结段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团圆时刻,情系家国,寸心所向,万里山河”数句,又是“四六文”的变格,且都成为了韵文,何止是意味隽永的诗!

 

(白沙海,浙江嘉兴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朱伯荣笔名)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