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法于自然,谐于阴阳,循天人合一;源于农耕劳作,饮食穿着,行动坐卧。自与岁中之四时,四时之节气,互契相合。便览所记,清明是也。
清明者,起于北斗七星循环之数,位列二十四节气,后融入寒食节①祭祀文化。处仲春之末,导农作之时,引衣食之变,见世间纤毫之动,蕴大地勃发之萌。时天朗地温,万物自整;草长莺飞,生机旺盛;吐故纳新,春和景明。适行清拜祭,宜郊游踏青。
清明行清者,祭祖之大节也。人生代谢,相隔阴阳,物是人非,年年离殇,梦牵魂绕,岁岁惆怅。此断肠之思、啼血之痛皆融入祭念之中。关山不能阻其远,生死焉可分其界。中华子孙无论身处何方,皆拖儿挈女,日夜返乡,扫墓添坟,祭祖焚香。缅怀历历之音容,诉说殷殷之衷肠,传递欣欣之变迁,寄托绵绵之希望。拳拳之心,难以言状。此尊祖敬宗、继志述事之行,载民族之魂,承家族之风,与天地同久永恒。
清明节俗,一者慎终追远,礼敬祖先;二者踏青郊游,融入自然。是时也,缃桃绣野,美景如屏;桐花烂漫,粉杏满庭;花木灼灼,嫩柳风轻;彩蝶花中翩翩,黄鹂枝间嘤嘤。值此扶老携幼,举家出行,或插柳②祈福,或纸鸢乘风,赏生机勃勃承平之景,抒不负韶华惜时之情。
嗟呼!固知清明,芳春时令,上通自然,下联亲情,中华儿女,同源同宗,乘天时继往开来,接地利毓秀钟灵,聚人和万众一心,筑梦想砥砺前行。
注释:
①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后并入清明节。据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长期流亡,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割股奉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与母亲归隐绵山,“隐居不言禄”。晋文公为找到介子推而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被火焚抱柳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为寄哀思,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立为节日。
②清明时节是柳树发芽抽绿的时候,民间有插柳习俗。一是借介子推抱柳而焚之事纪念故人;二是柳树发芽早,生命力旺盛,古人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认为插柳可避疾疫。
白沙海解读《清明说》
清明,原是“气清景明”之意。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除“清明”外,都是根据时令和气候特点来命名的。“清明节”这种非同寻常的命名法,使其具有获得特别丰富内容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即为一岁,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则为“清明”。故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资料编写的《淮南子》的《天文训》一篇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清爽而生意盎然。民间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歌》的首句“春雨惊春清谷天”,所说的六个节气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故清明一到,气温较快升高,雨量明显增多(接下来就是“谷雨”,雨水更多,更利于百谷生长),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
清明节虽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立假期是在唐宋之后。《唐会要》卷八十二:“(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chì):‘寒食、清明四日为假。’”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大历十二年(777)又发诏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衙门)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宋代的寒食节、清明节连在一起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凡:共计。有:同“又”。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该决定于一星期后的14日发布);2008年,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节假期包括调休又改为三天。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文化和旅游部获得“清明节”国务院保护单位资格。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清明节项目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
2020年4月3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现代古体散文《元宵说》,激发起读者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文章用散文诗语言,从清明节的由来说起,概括叙述清明节产生与发展以及时令特点,重点说明清明节主要内涵是祭祀祖先以及缅怀革命烈士,生动描述清明节的景物特色,抒发炎黄子孙“砥砺前行”的壮志豪情。下面试予以进一步阐述。
一、万物萌发清明节
如前所述,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天气“气清景明”和大自然万物萌发的特色来命名的,这种命名法独辟蹊径,而“独辟蹊径”又离不开普遍规律。故《清明说》的第一段第一句中第一分句的第一小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法于自然,谐于阴阳,循天人合一;”此句先说明大前提:中华传统文化是在自然规律中形成;而省略了小前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小的前提(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省略了,所以,清明节与其他节气一样,也是在自然规律中形成的,亦即“法于自然”。法:这里作动词用,意为仿效,学习,顺应,从中获得。《周易·系辞上》:“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谐于阴阳”与“法于自然”互文。“循天人合一”是对前一个互文句的小结。循:沿着,这里指遵循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庄子·达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便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上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第二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源于农耕劳作,饮食穿着,行动坐卧”是谓语句,“于”字引出三个原作为状语、现倒置后作了补语的四言短语,且“作”“着”“卧”又都押“喔”韵,朗读起来抑扬顿挫。第二句:“自与岁中之四时,四时之节气,互契相合。”连用两个介词“自”“与”继续说明,先引出一个用了顶真修辞方法的十言短语,然后的四字动词短语是本句的谓语。第三句:“便览所记,清明是也。”点出题旨“清明”。便览:可能是指党政机关用简明文字等制作的工作日历之类的有关说明,也可能是表达“于是就看”之意。接着一个文言小句中有实在意义的代词“是”,与前一小句中的“记”押“衣”韵,自然地收缩段意。
第二段第一句:“清明者,起于北斗七星循环之数,位列二十四节气,后融入寒食节祭祀文化。”前两个分句是文言句,后一句是现代语。前一句介词“于”后的短语原为动词谓语“起”的状语,现倒置后充当了补语。上古以北斗七星的循环运转计算月令,如前所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即转过六十度时,斗柄所指的时节就是处在立春后第五个节气的“清明”。文中说到寒食节,因为起源问题有争议,又因为一天不生火、吃冷食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从人文主义观念出发,久而久之,“寒食”也就名存实亡了。第二句:“处仲春之末,导农作之时,引衣食之变,见世间纤毫之动,蕴大地勃发之萌。”前三个小句都是段首的动词引出四字偏正短语,前两个小句是流水对,加上第三个五言句,又成为“对偶兼排比”句式。接着两个七言句,也是句首的动词(分别是“见”与“蕴”)引出六字主谓短语,构成正对与反对相结合的对偶句。见:同“现”,显现。蕴:蕴含。“世间”与“大地”正对;“纤毫之动”写其微妙,“勃发之萌”写其强劲,形态相反,故为反对。整个句子的结构富有创意,又匠心独具,十分奇妙。第三句:“时天朗地温,万物自整;草长莺飞,生机旺盛;吐故纳新,春和景明。”时间状语“时”领出三组四言流水对。“天朗地温”这一由两个主谓式合成词构成的并列短语,与“万物自整”这一由偏正式合成词与主谓式合成词构成的主谓短语相对;“草长莺飞”这一由两个主谓式合成词构成的并列短语与“生机旺盛”这一由偏正式合成词和并列式合成词构成的主谓短语相对;“吐故纳新”这一由两个动宾式合成词构成的并列短语与“春和景明”这一由两个主谓式合成词构成的并列短语相对。第四句:“适行清拜祭,宜郊游踏青。”“适”与“宜”同义,互文。行清:并列式合成词,指在清明节期间扫墓、祭祖。“行清”与“拜祭”同义反复,表强调;“郊游”与“踏青”,也是同义反复,表强调。这个五言对偶句既小结本段大意,又引出下文。
二、慎终追远爱祖国
第三段开头即进入正题。第一句:“清明行清者,祭祖之大节也。”承上启下,点明祭祖之主旨。大节:原指高尚的节操,这里指最重要的内容。第二、三句:“人生代谢,相隔阴阳,物是人非,年年离殇,梦牵魂绕,岁岁惆怅。此断肠之思、啼血之痛皆融入祭念之中。”先是四言六句三“昂”韵,后用一个散句小结,表达因先辈过世而悲伤。代谢: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这里指人生一代代的延续。相隔阴阳:指先辈与在世的晚辈阴阳相隔。离殇:原指未成年的子女夭折,此处指亲人离世而怀念。惆怅:原形容失意或失望而伤感,这里形容伤心。后一句的“此”与“皆”呼应,“断肠之思”与“啼血之痛”互文。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qiàn)慊思归恋故乡。”慊慊:心里不满足的样子。唐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宋苏轼《次韵回文》之二:“红牋(同“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啼血:古代传说杜鹃鸟乃上古蜀王望帝(杜宇)所化,至春啼鸣。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这里形容哀痛之极。第四、五句:“关山不能阻其远,生死焉可分其界。中华子孙无论身处何方,皆拖儿挈女,日夜返乡,扫墓添坟,祭祖焚香。”描写活着的人追念逝者之悲伤心和在清明节祭奠先祖之纪念情。前一句七言对偶,后一句整散交织。关山:山川和关隘。唐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清左宗棠《挽林则徐》:“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焉:原指一种鸟,后假借为“于此”“哪里”等,这里作疑问代词用。“焉可”与“不能”同义。拖儿:携带着儿女。“拖儿”与“挈女”互文。添坟:在坟上增添泥土。“祭祖”与“焚香”互文。第六、七句:“缅怀历历之音容,诉说殷殷之衷肠,传递欣欣之变迁,寄托绵绵之希望。拳拳之心,难以言状。”前一句由两个七言动宾短语构成的联句组成,其中前一联主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后一联不忘先辈遗志,用所创的新业绩以告慰。第八句:“此尊祖敬宗、继志述事之行,载民族之魂,承家族之风,与天地同久永恒。”先用一散句小结本段上文内容,再插入一个动宾结构五言互文句,进一步强调“清明行清”的意义,最后一个分句指出“祭祖之大节”,照应段首句。
本段假定从具体的一家一户的“行清”出发,由点及面,概括千家万户在清明节祭奠先祖的情况,特别是从“尊祖敬宗”写到“载民族之魂”,思想内容拓展到民族与国家的事业,令即使是悲伤者,亦能化悲伤为力量,发誓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坚定决心与宽广胸怀,由慎终追远发展到热爱国家的层面,令人振奋。此外,本段共八句计一百八十四字符,一连押了“阳”“殇”“怅”“方”“乡”“香”“肠”“望”“状”九个“昂”韵,还押了“宗”“行”“魂”“风”“恒”五个或“轰”的韵母、或“英”的韵母、或“亨”的韵母、或“恩”的韵母。从这样的用韵来看,可见作者的立意高远,底气充沛,情感激昂,思想崇高。内容决定形式,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从这样的段落中,可以深切感悟到作者博大的思想情怀,坚定的革命志向,娴熟的语言技巧。
三、天人合一向未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清明说》的首段就已揭示,在文本的第四、五两段,更有了比较充分的表述。
第四段第一句:“清明节俗,一者慎终追远,礼敬祖先;二者踏青郊游,融入自然。”前一分句先小结就近的第三段内容,后一分句再小结第二段内容,以近为近,以远为远,这也是为文者常用的艺术手法。第二句:“是时也,缃桃绣野,美景如屏;桐花烂漫,粉杏满庭;花木灼灼,嫩柳风轻;彩蝶花中翩翩,黄鹂枝间嘤嘤。”先用一个三字文言句作引导语。是时:这样的时候。紧接着三个四言联句。第一联的出句,由两个偏正式合成词构成并列短语,具体描写美丽的乡野景色;对句是主谓短语,概括描写乡野的美景。缃桃:结浅红色果实的桃树,亦指这种树的花或果实。第二联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进一步描写时节之花开得正盛。桐花:梧桐树之花,桐花被誉为清明节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第三个四言联句从花木写到嫩柳,进一步生动描写清明时节的别致景色。“嫩柳”一词又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的六言对偶句进一步细腻地写出彩蝶的飞行状态与黄鹂的鸣叫声响,令人神往,如见其飞,如闻其声。第三句:“值此扶老携幼,举家出行,或插柳祈福,或纸鸢乘风,赏生机勃勃承平之景,抒不负韶华惜时之情。”由时间副词“值此”引出四言流水对描写家家户户出门踏青的情况。接着两个五言对偶句描写人们在清明时节的各种活动。或:有的。插柳:栽种柳树。有专家认为这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柳树生命力强盛,人们认为插柳能保佑幸福。纸鸢:即风筝,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古代,放风筝又是一种巫术,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再接着一个十八言长对偶,描写人们在和平幸福的环境里决心抓紧时间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情景。
最后一段第一句:“嗟呼!”连用两个表达感叹之情的词,比“嗟乎”一词的感叹语气更加强烈,蓄势后引出篇末点题句:“固知清明,芳春时令,上通自然,下联亲情,中华儿女,同源同宗,乘天时继往开来,接地利毓秀钟灵,聚人和万众一心,筑梦想砥砺前行。”固:本来。先写了三组四言联句:前一联句,表示珍惜时光;第二联,互文,表达珍爱自然、关爱家人之情;第三联,句意升华到怀念先祖、热爱家国的境界。言犹不尽,后又用四个七言组成的、既是对偶又是排比的语句,既小结全文,又升华主题,表达出乘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继往开来、励志前行的坚强决心,体现出天人合一向未来的豪迈情态和气势。
小结
清明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复杂,古往今来歌咏本节日的诗文,或伤感,或壮烈,或沉闷,或激扬,各种风格,应有尽有,各种情调,俯拾即是。
新时代的“清明篇”怎样写得不悲不伤、不卑不亢,能使人们在祭祖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励志前行?的确不易。
而这篇《清明说》构思细致,情调把握得恰当,写得不瘟不火,沉稳踏实。特别是语句注意整散交错,韵律与内容紧密相切,表情达意恰如其分,实在不可多得。
(白沙海,浙江嘉兴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朱伯荣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