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又是一年端午到,龙舟竞渡粽叶飘。端午之源,根深流远,上溯虞夏,传承千年。华夏先民循天象,法地仪,作干支,分四季,重农耕,定节气,创文明,制“夏历”。阳气蒸腾,五月初五,驱虫洒扫,乘凉祛暑。及至西周,祥龙奋舞,泽被吴越,融于荆楚。自此千船竞发,百舸争雄,芦叶裹米,投食江中,敬天祈福,慰给蛟龙。
遗风俗例,百世秉传,延至战国,为之一变。有楚三闾大夫,名曰屈原,忠君爱国,精诚勤勉。然奸邪当道,君昏政乱,一人守正,无力回天,绝笔《怀沙》①,抱石投渊,日月交辉,天地可鉴。呜呼!泽畔《渔父》兮谁与和,洞庭《抽思》兮江水浊,黎庶投粽兮以《招魂》,万民驾舟兮而《九歌》。名岂文章著,生死以为国;忠骨炳千秋,《离骚》曜典作。民慕屈子才,更敬屈子德,年年吊湘水,世世祭汨罗。青史昭昭,青天朗朗,端午一节,自此发扬。
楚歌悠悠,《楚辞》②煌煌,思接千载,江河浩荡。每逢此佳节,山水披盛装,蓝天经顺阳,大地铺瑞祥。百街祈福,万户欢畅,蒲剑驱邪,艾条芬芳,千帆弄潮,锣鼓喧响。家家包角粽,缝香囊,斗百草,沐兰香,避五毒,饮雄黄。缅怀先贤吟《橘颂》,欣于盛世思忠良,祝愿天天如意,期盼岁岁安康。
噫!泱泱中华,立德为根。节气化民成俗,方是美景良辰;行止自有正气,内涵忠义人伦。端午之俗,所以绵延至今,呈祥之外,更在崇德尚贤,合乎天意,顺乎民心。
注释:
①《怀沙》《渔父》《抽思》《招魂》《九歌》《离骚》《橘颂》均为屈原的作品。
②《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地诗歌作品集,相传也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白沙海解读《端午说》
“端午”的“端”,本义为“正”,含有“初”之意;“午”为“中”。“端午”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此外,端亦有“初”之意,故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端午,有的地方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亦有佳日、佳节之意。端午节另有夏节、五月节、端阳节、正阳节、天中节、端礼节、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当午日、当五汛、午日节、龙日节、龙舟节、上日、地腊节、躲午节、艾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粽子节、解粽节、五黄节、诗人节等别称。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发布,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20年6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赵献东的现代古代散文《端午说》。2022年4月29日,端午节(车陂龙舟景)、端午节(白庙蛋家游龙)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Ⅹ-5。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端午节项目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
一、源远流长端午节
咏唱端午的歌谣不胜举,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又如:“五月五,是端午,背个背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再如:“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上述第一首唱小朋友们过端午,不亦乐乎;第二首唱大人进山割菖蒲,欢欣鼓舞;第三首是小小叙事诗,唱到“屈原老公公”,说明端午文化历史悠久。前两首顺着“午”音押“乌”的韵,声音听起来不响亮。第三首押“轰”的韵,也比不上《端午说》引用的“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听起来音韵圆满,声波响亮,喜气洋洋。而且,《端午说》引用的第一句,说明端午有别名,第二句还有“插艾”于门上、香气飘满堂的好效果。
端午节历史悠久,时间上超过了不知多少个“春秋战国”(距离现在的阶段)。河姆渡遗址等史前文化显示:早在七千年或更早前,就有了竞渡所用的独木舟和木桨,可以想见那时的人们或许就有赛龙舟的习俗,那就是类似于《端午说》第二段第一句所描写的情景:“又是一年端午到,龙舟竞渡粽叶飘。”该文第二段第二句:“端午之源,根深流远,上溯虞夏,传承千年。”溯:追溯。虞夏:指的是有虞氏之朝和夏朝。千年:限于字数而概说而已,实际上是“数千年”。虞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三千六百年至公元前二千零七十年,持续了约一千五百五十年。夏朝则始于公元前二千零七十年,由大禹建立,持续了约四百七十年。这两个时期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在夏以前的上古时代,百越(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先民便以“龙”为图腾,在当时的端午拜祭祖先。夏朝四百七十年中,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正是《端午说》第二段第三句所叙述的那样:“华夏先民循天象,法地仪,作干支,分四季,重农耕,定节气,创文明,制‘夏历’。”这个长句子用偏正短语“华夏先民”作主语,引出八个均由动宾短语构成的三言小句组成的四组联句,叙述先民根据自然规律所进行的农耕文明活动。第一联是互文,循、法:都是遵循、遵照之意;天象:天空中日月星辰有规律的运动现象;地仪:这里指大地上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情况;二者都是指阳光雨露、天时节气、大地土壤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条件。第二联也是互文。干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上两联侧重写古人认识科学的活动;第三联侧重写古代农业生产,第四联又是互文,小结以上三个联句内容。夏历:夏朝时制作的历法。夏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夏历除了反映月相盈亏外,还反映了潮汐现象。第四句:“阳气蒸腾,五月初五,驱虫洒扫,乘凉祛暑。”阳气:暖气,生长之气。(战国时期)《管子·形势解》:“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元赵孟頫(fǔ)《题》诗之十四:“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祛(qū):除去。第五句:“及至西周,祥龙奋舞,泽被吴越,融于荆楚。”及至:介词,等到(某个时间)。西周:武王姬发建立的周朝后的春秋时期。祥龙奋舞:形象地叙述这个历史时期人们对“龙”的信仰与崇拜非常热烈,每年到了端午,有关活动蓬勃发展。泽被:恩泽覆盖。吴越:这里指春秋时期的吴国与越国,相当于现在的苏南到浙北。荆楚:指包括现今湖北省全域及其周围地区。第六句:“自此千船竞发,百舸争雄,芦叶裹米,投食江中,敬天祈福,慰给蛟龙。”自此:时间副词,从此。以下三个四字联句。第一联互文,后两联均为流水对。整个大句子叙述虞夏到西周人们欢度端午周的情况,说明端午节习俗渊源久远,绵延不断。
二、国人风骨炳千秋
这里的“国人”与通常人们所表述的含义一样,指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如历史上的伍子胥、屈原,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近代巾帼英雄秋瑾,现代举不胜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千上万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中国人。那些殖人、汉奸、公知、恨国党、卖国贼之流,是不在国人之列的。
“国人风骨炳千秋”的思想内容,在《端午说》中,主要体现于第三、四段。
第三段第一句:“遗风俗例,百世秉传,延至战国,为之一变。”这一句,又是一节由两个联句构成的四言诗。前一联的“遗风”与“俗例”,因互文而构成并列短语,与“百世秉传”这一主谓短语构成流水对。遗:遗传下来的;俗:普遍流传的;“风”与“例”,此处均为“风俗习惯”之意。“秉”与“传”同义。后一联也是流水对,说明端午的习俗在延续中发展变化。延:延续。为之:因此。整个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战国时代杰出爱国者的重点描述。“传”与“变”的“安”韵紧切所叙述的内容。第二句:“有楚三闾大夫,名曰屈原,忠君爱国,精诚勤勉。”这个长句子犹如第二节小诗。有:这里是“楚”的前缀词,无实义。三闾大夫:战国时期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遭贬后任此职。在古代,“忠君”与“爱国”同义,因为“君”是国家的象征,屈原无论被贬到什么位置,都兢兢业业。此句写出屈原思想“精诚勤勉”的本质特点。精诚:真心诚意。勤勉:勤劳不懈。语出(战国时期)《荀子·富国》:“奸邪不作,盗贼不起,化善者勤勉矣。”第三句:“然奸邪当道,君昏政乱,一人守正,无力回天,绝笔《怀沙》,抱石投渊,日月交辉,天地可鉴。”这个长句子犹如第三节小诗。一个转折连词“然”引出四个四字联句。第一联由“奸邪当道”这个主谓短语作出句,由“君昏政乱”两个主谓式合成词构成的并列短语作对句,描述出奸贼得志、国君昏庸、政治败乱的残酷政治局面。第二联描述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状态。第三联叙述屈原不忍心目睹楚国衰败,故“怀抱沙石以自沉”来唤醒民众的壮烈之举。《怀沙》:屈原自投汨罗江前写的绝命诗。第四联形容屈原的爱国思想像日月一样,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得天地通透明亮。第四、五句:“呜呼!泽畔《渔父》兮谁与和,洞庭《抽思》兮江水浊,黎庶投粽兮以《招魂》,万民驾舟兮而《九歌》。”呜呼:叹词,对前二句的思想内容作小结,表达无比景仰的赞颂之情。独词赞叹句之后,情不自禁地用了两联八言互文句,形成一节骚体诗,同时换韵为“喔”,好像在悲哀地啼哭。每句都用了屈原的作品篇名,以部分代整体,进一步赞颂屈原的爱国思想情怀。前一联的两句描写屈原的吟哦。泽畔:河边。《渔父》:西汉刘向(《楚辞》)、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朝梁代萧统(《昭明文选》)、南宋朱熹(《楚辞集注》)均认为系屈原所写,该作品用散文和诗相结合的写法,主要通过渔父问、屈原答的形式,写出屈原刚正不阿的爱国情怀和渔父高蹈遁世的处世哲学。二者的思想格格不入,各行其道,所以本文中提出“谁与和”(谁能与屈原志同道合地一唱一和)的质问。洞庭:洞庭湖。《抽思》:《九章》中的一篇。此篇名取自该诗第十一节“少歌(篇幅短小的歌)曰”中“抽怨”一词(郭沫若译为“唱出我的幽情”)。抽思:王逸《楚辞章句》:“为君陈道、拔恨意也。”朱熹《楚辞集注》:“抽,拔也。思,意也。”(明清之际)王夫之《楚辞通释》:“抽,绎也。思,情也。”(明)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抽,拔也。抽思,犹言剖露其心思,即指上陈之耿著言。”全诗写出了屈原缠绵深沉、细腻真切的怨愤之情,与“江水浊”的客观环境相一致。后一联的两句描写民众的追悼。屈原因忠君爱国而遭排挤,被流放,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但无果,遂荡舟于江河以寄托哀思,后演变为龙舟竞赛;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啃食屈原身体,后遂形成吃粽子习俗。黎庶:与“万民”互文。以、而:都是连词,相当于“用来”,这里是状语后置的标志;以《招魂》、而《九歌》:用吟哦《招魂》或高唱《九歌》的方式来(驾舟、投粽)。《招魂》:西汉司马迁认定是屈原所作,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称此篇为宋玉所作,可能是他觉得“招魂”必然是行为者招别人之魂,故认为就是宋玉招屈原之魂。实际上,“招魂”有招生魂或死魂两种。笔者儿时在乡村生活的日子里,常看到有小孩得了昏迷不醒的病的时候,小孩的母亲或祖母就在夜晚到村口路边或竹林深处,口中念念有词地“招魂”,让孩子的“魂”回归家里。《楚辞》中的《招魂》就是模仿民间的招魂习俗写成的。著有《屈原》《司马迁》的作家、教授郭维森赞成屈原招楚怀王死魂一说。再者,当时的楚国民众听到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也可能是吟着《招魂》驾舟投粽悼念屈原的。《九歌》:《楚辞》中的一组篇名。九,概言其多,屈原的《九歌》共有十一篇,是作者被流放江南时仿民间祭祀之歌加工而成。当时的楚国民众听到屈原投江自尽,吟着《九歌》驾舟投粽以悼念屈原,此种情景不但可能,而且的确自然而然。第六句:“名岂文章著,生死以为国;忠骨炳千秋,《离骚》曜典作。”两个五言联句形成了一节小诗,仍沿用“喔”韵。前一联的出句引自唐代杜甫五律《旅夜书怀》,那首五律全诗为:“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显而易见,杜甫即景自况以抒怀,表达报国无门的思想情感,与屈原忠君爱国反遭放逐的境遇有相通之处。而杜甫的“名岂文章著”是悲愤的反语。本文引用该句,似乎要说明屈原的不幸并不是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文,而是因为朝廷里奸臣当道,楚怀王被蒙蔽了双眼,“举世皆浊”之故。悲愤出诗人。屈原众多的杰出诗篇大都是他遭受不幸之后吟哦而成的。后一联互文,赞美屈原以忠于国家的思想情怀写成的《离骚》,像明亮的烛火彪炳照耀千秋史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时称《离骚》:“(其)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些评价完全符合实际。屈原的思想品行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以及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七句:“民慕屈子才,更敬屈子德,年年吊湘水,世世祭汨罗。青史昭昭,青天朗朗,端午一节,自此发扬。”全句由前两联五言诗和后两联四言诗构成,前者继续押“喔”韵,后者押“昂”韵,辗转悱恻而又曲尽其妙以小结本段,叙说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敬仰屈原的卓越才华与伟大人格,年年到了端午节都要纪念和祭奠,热情赞颂屈原的精神品格,正如《楚辞·涉江》中所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可见端午节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发扬。
第四段第一句:“楚歌悠悠,《楚辞》煌煌,思接千载,江河浩荡。”承上一段段末的“昂”韵,且以“楚歌”“《楚辞》”作为核心内容。在文章的思路安排方面,与前面的《元宵说》类似,即后一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像后浪带着前浪的余波,又形成新的波涛,向前滚滚而涌,给人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艺术特色。楚歌唱起来大多如怨如诉,悠悠绵绵,而《楚辞》又是烈烈煌煌,热情奔放,这跟楚歌产生于楚江一带很有关系。楚地的人民继承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的爱国传统,他们和所有的国人一道,形成的崇高思想情怀,像浩浩汤汤的大江大河一样奔腾不息。第二句:“每逢此佳节,山水披盛装,蓝天经顺阳,大地铺瑞祥。”又是一节五言诗,一如既往押“昂”韵。前一联记叙和描写每年到了端午节,山山水水披上节日盛装的景象;后一联互文,描写天地祥和、万民欢庆的景象。顺阳:古县名,县治在今河南省淅川县(与湖北省十堰市隔汉水相望)李官桥镇南五公里的顺阳村。因为县治在顺水(即均水)之阳而得名。历史上曾有顺阳侯、顺阳王。瑞祥:即“祥瑞”,吉祥的征兆,此处为了押韵而倒装。第三句:“百街祈福,万户欢畅,蒲剑驱邪,艾条芬芳,千帆弄潮,锣鼓喧响。”又是一节三联的四言诗。祈福:祈祷祝愿幸福安康。蒲剑:形容菖蒲叶子像宝剑。艾条:艾草。唐僖宗年间,黄巢起义所向无敌。这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看见一妇人背着包袱,手里抱着个男孩像是在逃荒,就上前询问。妇人说:“听说黄巢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只好带着孩子逃命。”黄巢听罢,产生了恻隐之心,对妇人说:“你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们家的人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老乡亲。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承诺,黄巢就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第三联,描写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况。第四句:“家家包角粽,缝香囊,斗百草,沐兰香,避五毒,饮雄黄。”由叠音词“家家”领出三联三言诗,用简短的语句反映出欢庆佳节的情景。第一联“包角粽,缝香囊”主要是家庭主妇所为,第二联“斗百草,沐兰香”主要是孩子所为,第三联“避五毒,饮雄黄”主要劳动力所为,分层描写,意蕴袅袅,重重叠叠,波澜有致。第五句:“缅怀先贤吟《橘颂》,欣于盛世思忠良,祝愿天天如意,期盼岁岁安康。”先七言、后六言,两个联句构成“压段”的最后一节诗。前一联流水对,描写人们缅怀屈原,吟诵其《橘颂》,表达出人们在太平盛世生活幸福时深切怀念爱国忠良的情思;后一联互文兼词性对,期盼和祝愿年年、月月、日日幸福安康。《橘颂》:屈原的咏物诗名作,学者、博导潘啸龙认为此诗“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先秦诗鉴赏辞典》第850页)南国多橘树,楚地更是橘树的故乡。《晏子春秋》记载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屈原在《橘颂》第一节就写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在全诗中,屈原抓住其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和联想的方法,将橘树和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热烈赞美其扎根故土之情,抒发出强烈的热爱乡土的思想情感。
三、崇德尚贤呈瑞祥
这方面的思想内容,根据本文的思路安排,上文已经作了铺垫,如第二段中“及至西周,祥龙奋舞,泽被吴越,融于荆楚”“自此千船竞发”,第三段中“遗风俗例,百世秉传”“民慕屈子才,更敬屈子德,年年吊湘水,世世祭汨罗”“端午一节,自此发扬”,第四段“每逢此佳节,山水披盛装,蓝天经顺阳,大地铺瑞祥”“祝愿天天如意,期盼岁岁安康”等语句,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到了最后一段,表情达意到了至高点。
这小结段第一句的文言词感叹句“噫”,深情表达出对端午节纪念活动所承载的“崇德尚贤”精神的深情赞颂。”第二句:“泱泱中华,立德为根。”高度赞扬优秀中华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中的根本作用。第三句:“节气化民成俗,方是美景良辰;行止自有正气,内涵忠义人伦。”两个六言流水对偶句,前一联揭示节气与爱国忠良的气节抑扬,在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一联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第四句:“端午之俗,所以绵延至今,呈祥之外,更在崇德尚贤,合乎天意,顺乎民心。”前两句“四六文”构成的流水对,点明端午节在优秀的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持续地潜移默化,最后一个四言对偶句,说明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完全合乎自然社会的演变与发展规律,也符合优秀的民心所向,升华全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崇德尚贤”的社会风气。这样的社会风气,必然使得祖国大地呈现出一片瑞祥的喜人景象。
小结
全文抓住端午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对其悠久的历史进行了精彩的描述,特别是重点叙述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者的光辉思想和不朽业绩,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热烈赞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富有民族节气的国人的崇尚和发扬,使得我们祖国的文明赓续不止,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使得历久弥新的祖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劲!
(白沙海,浙江嘉兴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朱伯荣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