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五里长街,见证襄城千年历史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7-09-22 09:5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提起我省襄城县,人们都知道这里盛产烟叶。其实襄城的历史远不止烟叶,襄城县的明清古街,见证了襄城千年历史。襄城明清古街位于市中心的北大街,连接南北两条大街,总长五里,当地人习惯称为“五里长街”。远远望去,襄城的古街大门俨然是一座城堡。

许是刚刚下过大暴雨,游人不多。街道干净整洁,不像一个县城的小街,倒有几分古都市的韵味。

襄城明清古街历经千年,几经战火,保留较为完整。2016年5月,许昌市和襄城县有关方面投资18亿元将古街修缮一新。明清古街以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为主,是一条集襄城特产、古玩字画、风味小吃、主题餐厅、创意零售、特色服饰为一体的吃喝、购物、游乐型古街。仔细查看古墙,能看出新旧墙砖铰接的部分。这里商家店铺,门面都较为古朴,门前的旗子也是古色古香。

据记载,公元前636年,发生战乱,周襄王从国都洛阳仓惶出逃,避难于郑国一地,当时称为“邑”。郑文公按照周朝礼制,到邑问候周襄王,并为周襄王修建了行宫。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将郑国部分领土纳入楚国,在邑旧城的西北里建立了一座新城。因周襄王曾居于此地,就定名为襄王城,简称“襄城”。行走在古街上,思绪穿越千年,五里长街诉说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历史与现实,仿佛只在一念间。眼前宁静古朴的街道,也会偶有喧嚣。

喧嚣不是发馆师傅的吆喝,也不是吹糖艺人的喝彩。而是最受吃货欢迎的!

锅盔是吃货们的最爱。锅盔也就是烧饼,但不同于一般烧饼。襄城锅盔不同成都的红糖锅盔,也有别于荆州的羊肉锅盔。襄城锅盔就是襄城的味道:用炉火烤制,外焦里嫩,咸淡适中,咬一口下去,面饼层层展开,香味扑鼻。深吸一口气,饼香,饼香,从此难忘。

襄城古街的锅盔味美价廉,素锅盔2元一个,羊肉锅盔6元一个,每天人来人往,生意奇好。凡明清古街上的一些老物件,吸引着游人。古老的石磨、风车、人力车,还有一顶古代的交通工具:轿子。细细的雨丝挡不住游人的兴致,或坐或站,此刻,我与历史竟如此亲近。是来襄城县的,临走时,其他不要,只带锅盔。

古街还集中了襄城一些老手艺人。看到一家门面不大的铁匠铺,铁匠铺里摆满了各种铁钉、铜制锅盆勺子等。

店主黄师傅从小跟随铁匠师傅打铁学艺,如今已经打铁4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现在打制的专用铁钉多钉船、钉门用,家用的厨具就是一些铜锅、铜铲、铜勺等。铜制厨房用具很耐用,一般人买了就用十几年。所以,他的生意不好做。在游人看来,打铁的各种铁器很新奇,但黄师傅却有些迷茫。

古街悠悠,民风敦敦。 长长的古街,迷人的古韵。如果有家书店,是不是更搭呢?在古街就有家这样的书店---作家书屋

我知道古时襄城多出廉吏,历代多位著名廉洁之士,如李应、李敏等都是襄城县籍。看到书柜上赫然写着:襄城作家作品。我不禁问店主:“襄城作家有谁呢?”店主杜大姐拿起一本书说:“这本书是襄城女作家写的,非常好,我站着看、坐着看、躺着也看。三天就看完了。”“哈哈哈!”我被店主幽默豪爽的话语逗笑了。当即买下了这本襄城作家阳光的作品《半边春色半边无》。

杜大姐说,襄城县有一位很有前途的学生,他不沉迷网络打游戏、也不讲究吃喝穿戴,唯独喜欢写诗。经常来书店看书、买书,买完书就一路小跑回学校上课。这个年轻人叫王甲俊,从7岁开始写诗,刚刚出版了一本自己的诗集。大姐真是个优秀的销售行家,我不禁为之感染,又买了这本18岁少年才俊的诗集《真诚的心》。两本书算是我在明清古街的收获。

临近中午,抬眼望去,天空阴云已经慢慢消散。古街尽头是一座门坊,高高的龙门坊上空泛出了淡淡的蓝色。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