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旅游资讯

禹州历史上的成品名药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7-10-25 11:0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九天阿胶

九天阿胶由禹人张华平创制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张华平是故城北牛沟村人,清嘉庆六年(1801)因禹州遭旱灾逃难到山东东阿县一制胶作坊干杂工。五年后,禹州年成好转,学到制阿胶技术的张华平返乡。因阿胶是一种补血、滋阴、润肺、止咳的名贵中成药,经人撮合,和在西大街开当铺的山西太原人刘三鉴在城内苏家坑合伙制作经营阿胶。到刘的儿子刘广福经营时,他以自己名字最后一字为作坊起字号为“福兴公”,再往下传至刘三鉴的孙子刘水状彦,曾孙刘平甫、刘允甫。1955年成为各县制药厂的知名产品。

阿胶以冬至前后的黑色驴皮为原料,外除附毛,内去筋肉,用井拔凉水,桑木为柴,以金锅银铲,熬制七七四十九天,加入参、茸、桔、桂等贵重药料,制成宫廷服用的“贡胶”。而在禹制作时,已不可能再用金锅银铲、桑木为柴了,改用一般锅、铲及木柴为火,熬制九九八十一个时辰,七天七夜制成。东阿之胶分为福、禄、寿、喜四个等级。禹州之胶分为一、二、三等,每斤共八个长方块,以“胶块落地破碎如冰”为标准。因阿胶以寒冷的三九天驴皮为主料,又以“九里天”生产为佳,所以,禹州阿胶取名“九天阿胶”。

建国后,九天阿胶被收入《全国中成药处方集》,1968年禹县制药厂的九天阿胶年产量突破十万斤。1980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上世纪70年代禹县制药厂与上海、北京、重庆、天津等,被列为全国生产阿胶的五家之一。

活血壮筋丹

活血壮筋丹,是祛风、活血、壮筋、止痛的良药。其处方是在祖传秘方“英雄丸”的基础上,经名医和专家对该方进行反复试验论证,采用以祛风活血为主,补益气血为辅的组方原则,精选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的一种纯天然中药制剂。建国后分别被收载于《全国中成药处方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该方全虫、土元、地龙、乳香、没药、红花、血竭、人参、乌头、桂枝等11味药相辅相成,配伍严谨,所含物质相互作用,发挥治疗效果,对治疗筋骨疼痛、周身麻木、半身不遂、左瘫右痪等症疗效显著。

该品为红色水泛丸,色泽宜人,丸体均匀一致,动如珍珠。每服两粒,量少效高,畅销全国各地。尤其在东北、华北地区,患者对此药评价为“仙丹灵药,有起死回生之功效”。2001年11月被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

中风回春片

中风回春片其处方来源于河南省著名老中医李秀林教授的四世祖传秘方“中风汤”。在原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多次调整而形成,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为中成药综合浸膏片剂。该产品活血化瘀为主,通经活络为辅,熄风定惊为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调整阴阳平衡之功效。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化瘀功能强,作用大,为本方之主药;鸡血藤、忍冬藤、伸筋草、木瓜、茺蔚子、金钱白花蛇、威灵仙为臣药,僵蚕、全虫、土元、蜈蚣、地龙,平肝熄风,解痉镇痛,川牛膝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凑合用,共凑其效。

杨永先眼药----保光清凉散

保光清凉散始于清嘉庆四年(1799),在禹历经杨永先——杨玉田——杨逢春——杨育汶——杨清林五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杨家兄弟又分老号、中记、湘记、和记等店铺。1946年,杨育汶使用的广告是:“号称人和堂,祖父杨永先,老号南阳府,社旗老街前,分庄禹药会,二百有余年,近有我之祖,脉兮杨永先,记分湘、中、和,意开眼药店”。禹县眼药铺发展到17家,多属杨门传授。

该产品对风火烂眼,暴发赤肿,眼疼眼痒,畏光羞明,有药到病除之功。建国后,通过制定统一处方,使其功效进一步提高。1956年禹县制药厂建立时,作为该厂主导产品,组织批量生产。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处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记。由熟地、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山药、附子、肉桂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益肾气,补命门”之功,对命门火衰、肾虚腰痛、精寒尿多等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品种以桂、附为主药,温补肾阳,协同熟地、萸肉、丹皮、茯苓滋养肾阴的药物,达到阳蒸阴化、肾气充盈、诸病自清的目的。八种药料主辅协从,配伍严谨,所含物质相互制约,对调整肌体阴阳平衡有着重大作用。

一把抓

“一把抓”系禹州民间验方,主要用于进食生冷,食滞腹痛,腔腹寒痛等病症。因其药用量小,见效快,故取名“神仙一把抓”,后简称“一把抓”。该药系用十多种天然药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其消食化积疗效独特,标本兼治,与同类他药有不可比之优点,尤以儿童效果更为明显。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