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禹州“全域旅游”被《河南日报》开专版进行报道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7-10-20 11:0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日,小编获悉,禹州“全域旅游”被《河南日报》开专版进行报道,以下是报道正文:

禹州:“全域旅游”打造宜居宜养之城

这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大禹治水从这里开始,国宝钧瓷从这里诞生,中医药精粹从这里孕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被称为“华夏第一都”。这就是禹州。在这方智水仁山的土地上,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依托禹州特有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深入推进“全景禹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原瓷都和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走出了一条旅游与产业良性互动、文化与经济融合渗透的发展之路。

等“垕”多时,为“钧”而来----神垕古镇的华丽蝶变

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神垕古镇成为许昌市最受追捧的旅游景点。对于双节期间神垕古镇的热闹程度,从小在神垕老街的小胡同长大的居民胡娜有着切身的感受:“从早到晚,市场街、老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太热闹了。”

“双节期间,神垕古镇的游客数量可以用‘井喷式爆发’来形容。”禹州市神垕古镇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洋说。从10月1日至10月8日,神垕古镇接待游客近32万人次,成为许昌市又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9月29日,随着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开幕,神垕老街以崭新的面貌开街迎宾。

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千年古镇”,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极具地域特色,建筑也有明显的地域符号,传承千年的钧瓷文化更是得天独厚,历史悠久,“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让人赞叹不已。

神垕老街是古镇最具风情的地方,聚集着窑神庙、清代陶瓷官署、民居院落等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保护建筑,17处历史建筑。一首民谣道尽古镇曾经的繁华: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商贾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窑火千年,时光流转,这座在悠悠岁月中静静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历史古镇,在新的时代又一次焕发出耀眼的神采。

据介绍,神垕镇老街在保护修复中突出修旧如旧,采用“原址、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确保真实再现古镇明清民居风貌,让游客充分领略浓郁的古风瓷韵。根据2016年神垕古镇老街保护修复项目规划,禹州市将投资5.5亿元,将神垕古镇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禹州市神垕古镇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俊男介绍,围绕神垕古镇开发建设,禹州市确立了三个目标:一是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建设国际陶瓷小镇;三是打造中国陶瓷产品交易和陶瓷文化交流的胜地。

为此,禹州市聘请了国内古建泰斗级专家阮仪三,对古镇的保护修复进行了高起点规划;引进了国内古建的领军企业博大绿泽集团,对古镇修复进行具体施工;与专业做旅游运营管理的上海景域集团合作,对古镇旅游进行专业包装、运营和管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运作、专业化推广,使神垕古镇神采焕发,成为独具中原韵味的旅游特色小镇,朝着“让钧瓷走向世界,让世界向往神垕”的目标阔步前行。

美丽禹州,美好生活----美丽乡村的诗意栖居

一花一世界,一桥一人家,一湖一净土。经过几年的美丽乡村改造,禹州农村已经变成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居宜养的天堂。众多的美丽乡村,也成了禹州另外一张名片。

2013年,禹州市立足“建设美丽禹州、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启动了以“三边三化、四区四化、三治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禹州673个行政村和社区全部实现洁化全覆盖,一批环境顽疾得到集中治理,扭转了长期以来留给外界脏乱差的印象。

吴湾村位于禹州褚河镇西部,距镇政府两公里,是褚河镇的西大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使这个昔日污水横流、苍蝇乱飞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湾村村支书贾永会说:“2014年,省里和许昌市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禹州市委又提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过两年多美丽乡村的打造,吴湾村通过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和五美示范庭院建设,周围的山地被一片片森林覆盖,土地形成了有规模的网格,道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而且都成了林荫大道,家家户户都成了小花园。”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各村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一乡一策、一村一景,科学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

陈南村位于禹州文殊镇,以前有两个小煤矿,是村里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陈南村关停了煤矿。在新型农村规划中,村委依据地处山区的特点,将居民房屋呈梯田式规划;在经济结构上,把核桃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选中了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且耐储存的优质核桃,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民增效、产业成功转型,创造了一片可持续发展的碧野蓝天。

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美丽乡村正在升级为美丽经济。禹州市大力建设田园经济综合体,使美丽乡村能吃、能看、能住、能玩,让村民在看到自身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还能看到切实的经济利益;让游客在体验悠闲乡村时光的同时,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禹州的美丽乡村,已变成村民的美丽家园,游客的度假乐园。

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说,城乡环境的改变,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活动提升、文明风尚提升,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有效疏导了社会情绪,起到了“一举多效、激活全盘”的工作效果。2017年禹州市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市),截至目前,禹州市共评出先进村479个、美丽乡村191个、美丽乡村群19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精品观摩线路2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是环境,受益的是群众,促进的是和谐,赢得的是发展。

突出特色,彰显个性----留住禹州的文化根脉

禹州市有条颍河大街,是老城区的干道之一。今年4月份,这条街还是一派“天上电线乱扯、建筑物外立面杂乱、小贩挤占街道”的乱象。经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改造治理,这条街以一副全新面容呈现在市民面前:街道整洁了,强弱电入地了,特别是建筑物外立面,以统一的仿面砖涂料和轻型钢结构框架挑檐,搭配传统建筑符号,老街的历史纵深感一下子凸显了出来。

一座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吸引力、生命力、竞争力的城市。禹州市有着优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禹州立足于打好“文化”牌,将文化元素更多、更好地融入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既传承历史文脉、又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彰显城市独特魅力、避免千城一面的重要“砝码”。

在城市规划中,禹州市注重挖掘夏都、瓷都、药都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对禹州护城河内2.8平方公里的古城进行保护性修复,以“四门(城楼门)、两街(西关街、东大街)、一广场(夏禹广场)”为重点,把古钧台、天宁万寿寺、一门九狮子、禹王锁蛟井、文庙、城隍庙、山西会馆、十三帮会馆、怀邦会馆等历史文化遗存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重现“三山不显、四门不照”的古城风貌。

禹州市市长范晓东说,通过对禹州古城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性修复,有效恢复古城人文历史景观,切实留住禹州城市的文化根脉和发展“年轮”,不断提升禹州城市的人文气质、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使城市发展更具人文气息、更具现代活力、更有温度和质感。

颍河从禹州市穿城而过,是禹州的“母亲河”。依照“拥河而建、林水一体”的思路,禹州市投资9.69亿元实施了颍河生态长廊建设项目。如今,12.6公里的颍河林水生态长廊,林水相依、移步换景,景色宜人,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风光。

10月16日,记者来到禹州占地3500亩的天然“氧吧”----森林植物园。乘坐电瓶车深入园区深处,只见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小桥,流水、古树映入眼帘,建筑古色古香,让人心情愉悦。禹州在提质发展中,注重做好“文化”“生态”文章,不仅彰显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也为百姓创造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厚重的文化、人文的张力、秀丽的风光、诗意的乡村、质朴的生态、体验的休闲……禹州,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丰采迷人,“垕”“钧”多时!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