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全力守护“许昌蓝”共绘美丽“新画卷”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08-26 16:01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蓝天白云、晚霞余晖,近年来,我市的“天然滤镜天空”成为许多人微信“朋友圈”的“常客”,市民纷纷为好空气点赞。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日前,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印发《许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多污染物减排等方面,对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主要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方案》的重点内容和目标,感受我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坚定决心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一起用行动守护“许昌蓝”。

统筹谋划 明确主要目标

洁净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许昌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市优良天数为245天,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重污染天数7项指标实现改善。其中,二氧化硫浓度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闪烁繁星,正在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改善空气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久久为功。虽然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受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结构现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距离美丽中国建设的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些都将为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为持续优化空气质量,我市出台了《许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低于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3.5%,重污染天数比例低于1.6%,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阶段性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和省下达的“十四五”氮氧化物和VOCs总量减排任务。

细化举措 推动工作落实

实现目标任务,关键在行动。结合我市情况,《方案》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多污染物减排等几个方面对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出具体要求和举措。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低效产能,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加快壮大绿色环保产业,2025年10月底前,通过补贴退出、升级改造等方式推动年产能为6000万标砖的D级企业全部淘汰退出或达到C级及以上绩效分级水平(绩效等级以2024年评定级别为准)。

——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推动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改造成效,到2025年年底,力争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为27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30亿千瓦时以上。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到2025年,集装箱公铁稳步增长并完成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内水路货运量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扬尘污染防治,提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强化烟花爆竹污染管控,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综合治理,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为90%以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以上。

——加强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加强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低效失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稳步推进大气氨排放控制,到2025年,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

完善制度 凝聚各方合力

改善空气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方案》还提出了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压实工作责任等要求。

在完善制度机制方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进位,编制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机制,综合采取远程监控等方式,全面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实效;深入开展企业绿色化改造,分行业建立企业绿色化改造培育清单,支持钢铁、铸造、建材、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等措施提升环境绩效等级。

在加强能力建设方面,提升监测监控能力,持续优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扩大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范围、增加监控因子,持续提升用电用能监控能力,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严格大气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加强执法监测监控联动,持续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实行清单式闭环管理;加强决策科技支撑,加快智慧环保系统建设,强化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精准管控高值热点区域。

在压实工作责任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组织编制本地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时统筹考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需要,组织编制本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严格督导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引导,将大气环境治理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实施全民行动,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环境执法、重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健全公众监督、举报奖励及处理反馈机制,大力推动公众参与,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力行不辍,履践致远。“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相关部门一起,落实落细《方案》要求,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