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许昌市农业科学院:抓好春季药田管理 科技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信息来源:【作者:许昌市农科院中药材所:吴文彬【信息时间:2024-03-15 10:3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农科系统春管科技服务行动启动会精神,服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3日,许昌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杨立军、副院长赵俊卿带领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行动支撑计划禹白芷项目团队人员一行,到禹州市磨街乡进行中药材产业调研和春管技术服务,与磨街乡相关负责人在院地合作深入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磨街乡党委副书记赤齐浩介绍了磨街乡在中药材种植种类、种植区域、特色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市农科院在磨街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双方在中药材产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杨立军院长对市农科院在中药材科技攻关、项目申报、院企合作、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表示市农科院将持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依托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行动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从中药材种源纯化、种苗繁育、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着手,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进一步增进双方交流沟通,实现强强联合、共创共赢,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随后双方到磨街乡陈庄村禹白芷项目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技术指导,与陈庄村负责人、示范基地管理人员对禹白芷春季生产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交流,就科学管理措施应用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赵俊卿副院长指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禹白芷进入生长旺期,由于去年许昌地区的禹白芷播种期普遍较晚,禹白芷长势较弱,需抓紧目前这一有利时期,加强春季禹白芷田间管理,尽早转弱促壮。一要及时间苗定苗。合理间苗、定苗能保证禹白芷幼苗通风透光、长势均匀且健壮,方便统一管理,主要进行2次间苗、1次定苗。禹白芷苗高5cm时进行第1次间苗,首次间苗通常每隔5cm留一穴,每穴留苗5~6株;苗高10cm时第2次间苗,每隔10~15cm留一穴,每穴留苗3~5株,间苗挑选生长较好的壮苗留存。苗高15cm时进行定苗,株距10~15cm。4月上旬、中旬,应及时拔除早抽苔植株。二要注重中耕除草。每次间苗、定苗时结合开展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竞争光照、生长空间、营养物质,并促进禹白芷幼苗根系发育。在首次间苗前,根据土地杂草情况,可选择性除草,此时植株幼小,应人工除草,同时浅松表土,不宜过深,防止伤根;第2次间苗除草时,中耕可稍深一些;定苗时,松土除草,应彻底除尽杂草。中耕除草可选用人工或机械操作,人工中耕除草效果较好,但成本高、效率低,适合较小地块;机械中耕效率高,但存在幼苗易损伤问题,一般用于大型种植基地,结合实际择优选用。三要加强水肥管理。禹白芷喜水怕涝,应保持苗期土壤湿润,防止黄叶侧根,影响根部药材质量。如遇雨季地里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涝害烂根及病害发生。禹白芷为根类药材,在施肥过程中应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搭配部分化肥,要注意多施钾肥,适量施氮肥。定苗之后进行春肥追施,须有机粪肥配合复合肥追施:尿素6.6kg/亩、过磷酸钙64kg/亩、硫酸钾8kg/亩。四要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白芷常见病害主要为斑枯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立枯病等,一般不施用农药,以预防为主,若需药物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禹白芷常见虫害主要为蚜虫、大灰象甲、赤条蝽、黄凤蝶幼虫及红蜘蛛,对于虫害,原则上采用物理防治和人工诱杀为主。在综合防治过程中,应同时注意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防止涝害;及时松土除草;及时除去禹白芷植株发病叶片、拔除病株、清理病株掉落叶片及残桩,集中烧毁。

通过这次春管科技服务行动,市农科院到田间地头与中药材农户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把真正实用的技术普及到中药材生产一线,为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