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军民鱼水情更深——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综述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19-11-07 10:5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在这里,人民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

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许昌人民历来就与人民军队有着深厚的情谊,“军拥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一直是我市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也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8次荣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先后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赵趁妮、三十年如一日为官兵服务的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吴新芬等一大批双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市将不断拓展双拥工作新思路,丰富双拥工作新内容,创新双拥工作新形式,走出一条具有许昌鲜明特色的双拥之路。

机制健全 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许昌,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关爱部队官兵已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双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市把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做到亲自抓、定方向,负总责、管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市主要领导都要率队,向驻许部队全体官兵表示节日问候和衷心感谢,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我市建立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双拥联席会议、军地合署办公会议等机制,重点解决双拥理念滞后、政策措施不健全、军地资源共享瓶颈等问题。许昌军分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军地双拥共建搭桥牵线。通过双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全市基本形成了“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基层响应、军地互动”的新格局,确保双拥工作运转有序、推进有力。

提供有力政策支撑。2016年以来, 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等文件,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解决转业退役军人接收安置、随军家属就业、随军子女入学等问题,确保双拥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我市还制定出台《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奖励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调动了全市军民关心双拥、参与双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识到位 拥军崇军氛围更加浓厚

在我市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社区——杨根思双拥社区。该社区以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名字命名,服务的对象是驻许某部的官兵,也是我省首个专为部队服务的基层社区。

杨根思双拥社区的建立,是我市为驻许某部官兵提供更加周到、贴心、温情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始终扭住双拥宣传工作不放松,坚持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形成了浓厚的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氛围。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每年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期间,市四大班子、许昌军分区领导都和社会各界群众一起到许昌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祭奠英灵,引导群众继承先烈遗志,共创美好生活。我市每年组织各县(市、区)委书记开展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专题述职,增强一把手抓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每年“八一”期间,我市都会举办国防知识大讲堂,所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驻许部队官兵代表共同聆听报告。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近年来,全市共投资1.7亿元,加快双拥宣传阵地建设,先后建成或扩建各类国防教育场所1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余个,每年近50万人次接受国防教育。2016年,许昌烈士陵园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保护单位”;2017年,襄城县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保护单位”。

营造崇军浓厚氛围。每年新兵入伍前,我市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欢送仪式,鼓励入伍青年努力争当合格军人;及时为新入伍现役军人家庭发放、悬挂光荣牌匾,提升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每年“八一”前夕,各县(市、区)都要集中举行义务兵优待金发放仪式,同时大力表彰许昌籍立功受奖官兵,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关爱。

真诚相待 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合

整理案卷、接待来访人员、接听咨询电话……11月4日,记者看到,许昌市涉军维权诉调对接工作站负责人袁水民工作忙碌而琐碎。

谈起这些年工作的体会,袁水民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老兵、老党员,我深知只有脚踏实地、心系官兵、敢于担当、不怕麻烦,才能做好调解工作。”

像袁水民为驻许部队服务的还有很多。可以说,关心军人、关心军人家庭就是关心军队、关心国防建设,这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我市坚持“驻军事情无大小、官兵满意为标准”的原则,对驻许部队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切实为驻许部队建设和训练搞好服务、提供保障、当好后盾。驻许部队把拥政爱民作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投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市打造“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积极贡献。

不遗余力支持部队。我市全力支持部队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涉及驻许官兵和优抚安置对象切身利益的问题。4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支出近2亿元,用于支持国防建设。每逢驻军有重大军事行动,市委、市政府都及时安排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先后拿出300万元慰问驻许官兵演习、拉练。对符合安置条件的随军家属,我市及时予以妥善安置;对不能就业的随军家属,每月发放900元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驻许部队官兵家属就业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这一系列措施,都是我市有力支援驻许部队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也让人民子弟兵真正感受到驻地人民的温暖和关怀。

大力支持地方建设。驻许部队以“热爱许昌、建设许昌、宣传许昌、增辉许昌”为己任,签订“拥政爱民公约”,大力支持地方建设。2016年,许昌军分区组织450名现役官兵、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助力芙蓉湖工程建设,修建道路300米,平整河道两侧护坡2.4万平方米,清理河道4万平方米,保障了芙蓉湖排涝、河道抢通工程的顺利完成。驻许部队还与驻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结成共建对子,看望慰问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驻许杨根思部队与建安区蒋李集镇史楼村结成共建对子,每年拿出扶贫专项资金30万元进行对口帮扶,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人顺利脱贫。这些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还是人民子弟兵用忠诚谱写出的拥政爱民新篇章。

突出重点 优惠政策落实更加到位

“我一直崇拜军人,这辈子没当过兵,十分遗憾,但是我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这个缺憾。”日前,市委编办行政科科长王彦浩对记者说,身为许昌人,他要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拥军的实际行动,为许昌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增光添彩。

我市每年利用退役士兵报到等机会,向每名退役士兵发放《致退役士兵的公开信》《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公告》《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申请表》等资料,宣传党和政府优惠扶持政策,收集筛选适合退役士兵就业的培训专业,结合退役士兵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多种培训专业供退役士兵自主选择。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38万元,605名退役士兵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我市建立健全退役士兵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市场用工动态、用工信息,并通过定期举办退役士兵双向选择招聘会等形式,及时向退役士兵提供用工信息,拓宽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渠道。我市在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四光荣”活动,引导和扶持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税务、公安、人社等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指导帮助退役士兵自主创业,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市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严格执行军队转业干部、离退休干部、退伍士兵安置政策,把“四个纳入、五个到位”贯穿于安置的全过程,有效凝聚了落实各项政策的合力。

另外,我市高起点定位、高站位谋局,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措施,打造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许昌特色的双拥共建之路。

如今的许昌大地,处处涌动着双拥的热潮。下一步,我市将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奏响军政军民团结共进新的时代赞歌。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