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刘富敏的“产业扶贫经”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18-10-30 08:4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都说扶贫工作难干,但是刘书记有路子,咱大伙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回刘书记得了省里的扶贫奖,这在全市可是头一份儿,真是实至名归啊!”……这几日,在禹州市苌庄镇柏村,村支书刘富敏获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消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

10月22日,记者来到柏村,见到了刚刚受到表彰的党支部书记刘富敏。

今年45岁的刘富敏在当选村支书之前就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能人”。2003年,他创办了鑫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全市耐火材料企业里的“佼佼者”。2011年,这个“能人”经过“两推一选”,成为柏村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柏村地处禹州市苌庄镇西北部山区,是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497人。村里既无资源,又无好的自然条件,柏村的脱贫之路在何方?“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首选要改变思路。”在刘富敏看来,发展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让农民变成工人,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发展产业,先要引进企业。在柏村,除了鑫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外,村“两委”班子还引进了金品建材、梦源养殖、艳西耐材3家公司。 “如今,在柏村,村民只要想打工,在这4家企业总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刘富敏说。

来到苌庄镇扶贫车间——鑫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各条生产线忙而有序。目前,该公司有职工260余人,贫困户就有80人,54岁的刘红超就是其中之一。“没有技术,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只能下苦力。到厂里上班后,我学会了开叉车,学会了包装产品,从最初的打零工到成为车间主任,一年收入五六万元。”刘红超一边忙着包装耐火材料一边说。

除了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外,刘富敏还依托金品建材有限公司大量建材产品需要物流运输的有利条件,帮助村内20 多名有货车驾驶经验的劳动力筹集资金购置货车,从事建材物流运输工作。起初,他们缺乏资金,没有购车能力,刘富敏就为他们垫资交了货车的首付,使其尽快投入运营中。目前,全村已有运输车辆60台,其中包括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柏村还有27户60人未脱贫。其中,五保户贫困户12户14人,他们全部落实了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等帮扶政策;低保贫困户14户44人,他们全部落实了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政策、残疾补助、社会救助等帮扶政策。

脱贫路上,决不能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前几天,我们又以村里名义注册了一家木制品公司、一家运输公司,这两个公司正常运转后将进一步拉长柏村耐火材料的产业链。同时,我们还打算在梦源养殖有限公司承包一些猪舍,让村里的贫困户通过养猪来增加收入。”对于柏村的明天,刘富敏信心满满。

谈起刚刚荣获的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刘富敏坦言:“当初,党员群众推选我当柏村的支书,就是让我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今后,我还要不忘初心,牢记为民承诺,带领乡亲们把柏村建设得更好。”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