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农民赵保献的“种粮经”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18-10-16 08:3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秋日的许昌田野里,到处是一派收获的景象。“今年秋作物收成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种粮大户赵保献乐呵呵地说,“如今种粮是越种越有甜头了,国家有补助,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呢。”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而土地改革无疑就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免除农业税,再到“三权分置”和乡村振兴,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赵保献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今年56岁的赵保献,可以说是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了。“改革开放前,那是饭都吃不饱,现在不仅吃得好,手里还能有些存款,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赵保献说。

赵保献家里日子越过越好的第一个转折发生在1983年,当时,国家已经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乡亲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也随父母起早贪黑忙农活。

“我们家里有7口人,一共分了7亩地,除去交公粮的,一年下来,不仅填饱了肚子,而且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赵保献说,当时拉着架子车去交公粮,队伍总是长到看不到头,忙时要等一两天才能轮到,其间一日三餐都得家里送,晚上睡在车边上,就怕粮食被人偷走。

赵保献家里日子越过越好的第二个转折发生在2004年。那一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这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开启了农民命运的重大变化。

“告别‘皇粮国税’,卸下肩上的重负,让数亿中国农民欢欣鼓舞。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知道这件事情后,我还专门买了一瓶白酒,叫着身边的朋友一起庆祝了一下。想着以后土地所生产出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心里都乐开了花。”赵保献回忆说。

免除农业税后,当年,赵保献就流转了57亩土地小试牛刀。“那时地租是180元每亩,一年下来,除去成本,竟然赚了2万多元钱,我在心里一核算,这种地比出去打工还赚钱呢,来年就又流转了142亩土地。”赵保献说,此后每年,他都会在原有流转土地面积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最高峰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00亩。

除了免除农业税外,还有一件事让赵保献高兴得合不拢嘴,那就是粮食直补。“种了这么多年地,第一次见到种地不交税还能领钱的事!”赵保献感慨万千。

随着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承包到期后该怎么办渐渐成了赵保献的心病——前期投入会不会打水漂,因有顾虑,赵保献也收缩了土地的流转面积。

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即“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而这也成为赵保献家日子越过越好的第三个转折点。

“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业机械方面投入了很多钱,承包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越稳定,收益越高。”赵保献说,进行连片种植,实行机械化作业,科学种田,产量、品质和效益都将大大提高,“三权分置”对我们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可以说是“及时雨”“定心丸”。

“三权分置”明确了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双方的权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同时,“三权分置”也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原来总担心投入打水漂,现在政策定了,我这心就放肚子里了,能放手去干了。这不,这几年,光添置农业机械我就花了400多万元,现在,我这里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一应俱全。”赵保献说。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开放伊始,一首名叫《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生动描绘农村欢欣鼓舞的景象。这些年来,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农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如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再次让广大农民朋友吃了一颗“定心丸”。

“农民的生活依赖土地,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也源于土地。乡村振兴战略透露出‘三农’新希望,给我们增强信心放手干,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实现增收致富。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农业一定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一定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一定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赵保献说。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