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许昌市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8-10-11 16:5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在省司法厅正确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许昌市提出了积极协调、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立足实际,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切实整合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加大服务群众力度、深度和广度,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动员会上,许昌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克俭专门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了重点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年底前,全市所有县(市、区)、乡(镇、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要基本完成,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截至目前,许昌市、6个县(市、区)、105个乡镇(办事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村级工作室建设正有序推进,全市2400多个行政村已建成近半。

据悉,今年,许昌市司法局在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型窗口的同时,加大了网络平台建设力度,打造了“12348中国法网”和“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总体架构为“一张网络,两级平台”,由一张网络覆盖全地域、全业务,纵向由部、省两级平台组成,平台之间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联通,横向由门户网站、“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组成,实现了线上服务和线下联动管理。

“将来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将实体、网络同步运行,线上线下即时服务。实体平台采取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网络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许昌市司法局副局长邵学东说。

禹州市:打造服务“零距离”

今年以来,禹州市司法局先后建立了以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向乡镇(街道)司法所、村(居)法律服务联络点延伸的三级公共法律实体服务平台,建立了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载体的语音服务平台和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在全市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高效便捷、惠及大众的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该局在市政府办公楼大厅建立了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了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让有法律需求的群众“一个门进来、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的便民目标。

该局依托司法所开辟了26个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站,积极为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

在村级服务点建设上,禹州市确立30多个首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村居法律顾问)试点。30名“一对一”联系对接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将作为各个服务点的法律顾问,通过“定期制”“预约式”的服务模式,为村民和村集体提供各类免费法律服务。将法律服务直接延伸到最基层、最前沿,打造“零距离”服务。

长葛市:五大机制惠民生

近年来,长葛市积极优化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努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按照“3+X”的建设模式,重点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各镇(街道)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运用“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社区矫正”五大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覆盖城乡,惠及大众”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为使“民心工程”更好地惠及民生,长葛市16个镇(街道)363个行政村(居)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制定了《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法律援助的工作办法》,加大对农民工、军人、军属、残疾人、未成年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市委市政府等30多个主要机构部门组建了优秀律师法律顾问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8件,律师协助参与信访事项答复26件。

该市积极推行接待、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出证一站式服务,工作中力争做到“三声”和“五个一”,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面笑容相迎,一排椅子请坐,一声问候暖心,一番高效服务,一句祝福相送,做到特证特办,急证急办。

今年以来,该市共办理各种公证案件750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襄城县:实体网络对接互通

“全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后,县法院与司法局的沟通更加便捷通畅了。”近日,襄城县法院与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协作办理一起赡养案件后,承办法官说道。

今年以来,襄城县司法局全力打造司法为民服务窗口,加快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擦亮了维护稳定、保障民生和推动法治建设的亮丽品牌。通过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打造“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托县法律援助接待大厅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搭建了一个社会化、专业化、便民化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新平台;依托司法所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服务群众的一线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依托村(社区)调委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畅通法律咨询、疏导情绪、指导维权的空中热线通道。认真做好全县政务服务网上法律援助事项审批工作,利用“掌上法援App”和“襄城微普法”微信平台,做好“互联网+”法律服务,构建了实体与网络、线下与线上对接互通、有机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机制。

鄢陵县:“一站式”服务群众

今年以来,鄢陵县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面积为500多平方米的法律服务中心,并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服务、法治宣传等职能,提升窗口和便民服务,为群众搭建了一个社会化、专业化、便民化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新平台。

鄢陵县共辖12个镇,两个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建成1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8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鄢陵县司法局以基层司法所、各镇综治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认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工作,为全县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统一制作门牌标识和制度展板,并进行统一悬挂。

鄢陵县司法局与许昌市司法局协调,从许昌市调配5名律师,从正泰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乡镇信访及综治等部门选派82名专业人员担任村级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服务县、乡、村三级覆盖。

2017年,鄢陵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各类援助案件416件。今年,鄢陵县司法局共印制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手册、温情卡、宣传彩页5万余册,接待来电、来访咨询3500余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单、温情卡15000余份,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

魏都区:法律顾问在身边

“以前咨询法律问题要跑到司法所,现在好了,社区就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还有微信群,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许昌市魏都区文峰办事处河西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咨询法律问题的李女士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魏都区司法局整合全区司法行政职能,建成了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13个街道办事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73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基础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区6个律师事务所、12个法律服务所共有6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法律服务解决群众“一揽子”问题,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在建好实体平台的同时,该区还组建了以各社区干部、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为成员,集法律咨询、网上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法律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79个,法律顾问与社区干部群众可随时随地互动交流,让法律顾问始终在群众身边、手边。

自今年1月份以来,该区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6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1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90余起,为群众避免和挽回损失800余万元。

建安区:实施“智慧法律服务”
“不用排队,仅用3分钟,法律咨询解答了,法律文书也打印好了!”9月10日,家住许昌市建安区小召乡的李某来到建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智能化法律服务自助平台体验了一次“智慧机器人”的服务。

今年以来,建安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构建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网络平台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引领“智慧法律服务”潮流。

建安区将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办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窗口集中整合,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开展综合法律服务工作。该局打造的许昌市首个“互联网+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囊括了“法律咨询机器人”、智能法律文书、法律服务机构查询等10多项服务功能。该平台还可通过建安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许昌建安司法”实现手机端操作,零距离服务群众,实现全区法律服务业务咨询、案件受理、流程监督、投诉举报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目前建安区13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下辖372个村已全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了乡镇、村法律服务点的全覆盖。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