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区县动态 > 禹州市

禹州市:“一村一品”赋能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2-11-25 08:4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串串火红的辣椒长势喜人,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一件件手工钧瓷作品,琳琅满目,五彩斑斓;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压弯枝头,鲜红饱满的果肉让人垂涎欲滴……

近年来,禹州市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将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推模式、创品牌,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

辣椒“结出”红火好日子

初冬的暖阳下,禹州市小吕镇柴庄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椒农们正在忙着采摘、晾晒,不时有路人前来购买。

“今年我们种植的辣椒产量高、品相好,市场行情也很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啊!”柴庄村合作社社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该村成立合作社,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引进种植辣椒1400余亩,在辣椒、小麦套种的高效高产种植基础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辣椒成熟期不同,主要以人工采摘为主,我们给乡亲们开出了每斤一块钱的采摘价格,摘得多挣得多。”柴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亚军介绍,在种植基地,群众既能分红又能赚取劳务费,采摘热情非常高。谈及销路,赵亚军说:“前期我们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通过电商销售,解决了很大的销售压力,同时,我们还与襄城县一家辣椒加工厂合作生产辣椒酱,提高辣椒附加值,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柴庄村将辣椒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辣椒育苗、种植、技术指导、收购的“订单式”产业链不仅为本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还激起了周边村庄农户种植辣椒的热情。目前,该村辣椒已大量上市,合作社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收购,预计全年辣椒总产量100多万斤,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

柿子“映红”群众致富路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示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磨街乡刘门村成为禹州唯一入选的乡村。

刘门村地处山区,2009年以前,曾是个日进斗金的“煤矿村”,后因资源整合、煤矿关停而成了省定贫困村。如何从靠资源吃资源的老路中走出来?2015年,刘门村“两委”引种的尖柿品种结出的柿子个大肉多,晾晒出的柿饼软糯香甜,畅销市场。

在村党支部的引导带动下,刘门村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先后成立了5个农业合作社和“柿柿如意”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并陆续培育出尖柿、黑柿、水果柿子等20多个品种,开发出烘柿、柿饼、柿叶茶、柿子醋、柿子酒等多种产品。

今年,该村柿子再次喜获丰收,产量达到200多万斤,村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20余万元。从2009年的省定贫困村到如今的“中原柿乡”,火红的柿子产业使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中原柿乡”这张名片越来越“靓”。

“我们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实行网上网下‘两条腿’走路,并组织农户增建晾晒棚,提高柿子的附加值,现在村里90%以上的群众都参与到柿子产业中来,柿树成了俺村群众的‘摇钱树’!”李海亮自豪地说。

如今,该村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订单种植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柿子产业当中,村民在家门口有“柿”业、有钱赚,刘门村实现了从资源型经济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完美蝶变。

空宅“变身”创业新天地

走进神垕镇槐树湾村,一个个“创客”小院错落有致,院里各色钧瓷琳琅满目,尤其是一件件由游客亲手制作的钧瓷素胎,格外十分引人瞩目。

“大家看到的这个造型是‘虎头瓶’,是一种传统的钧瓷造型,线条流畅、大气端庄   ……”“创客达人”丁祥正忙着线上直播带货,雕工考究的圆形茶盘、水壶等很快就被一抢而空。来自信阳罗山县的丁祥是和玉祥工作室负责人,2019年来到槐树湾村,租下空心院,开始钧瓷创作和生产,他说:“槐树湾村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吸引人,我很喜欢这里的文化氛围,去年工作室一年销售钧瓷8000件,销售额近20万元。”

据悉,槐树湾过去曾是煤矿塌陷区,近几年,凭借古村落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祼烧陶瓷技艺,吸引了众多陶艺创作者驻村创作,创客们不仅为槐树湾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还为槐树湾的发展创造了不小的经济效益。2017年,村“两委”回收村内空闲房屋作为集体资产,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整修,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出租给陶艺创客进行创作,村民通过房屋入股参与集体经济分红。

“目前我们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大师100余人,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体验。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更多的陶艺家,让我们老村真正复活起来!”槐树湾村村委委员侯非说。

2018年,槐树湾村被河南省评定为“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9年,被评定为“河南省乡镇旅游特色村”。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引进创客,促进旅游,村民们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如今,禹州市像柴庄、刘门、槐树湾这样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村庄比比皆是:鸠山镇闵庄村发展杏果规模种植,杏果采摘及杏文化节名扬省内外;顺店镇刺绣产业创新发展,获得“中原刺绣第一乡”称号,“顺店刺绣”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镇刘沟村、鸠山镇连庄村加工传统豆制品,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产业村”……

今年,禹州市财政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215万元用于“三粉”加工、食用菌种植、果脯加工、冷库等13个产业类项目,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开。

“下一步,禹州将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有效整合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实施‘农业+’行动,做精一产、链接二产、融合三产,构建‘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格局,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禹州市委书记黄河表示。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