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区县动态 > 魏都区

托起“夕阳”的幸福生活——看魏都区如何从“养老”变“享老”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20-01-23 08:5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舒心、自在。”

“还是养老服务中心好,孩子轻松了,俺们的生活也充实了。”

“我觉得这儿有很多同龄人,可以一起聊天儿下棋,丰富生活。”

……

1月17日,谈起养老服务中心的幸福生活,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对记者说起养老服务中心的好来。

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只是魏都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魏都区多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托老站,听到的是老人们开朗的笑声,看到的是老人们舒展的笑脸,感受的是老人们浓烈的热情。

舍得投入 老人有了幸福家园

“魏都区作为许昌市的中心城区,总人口目前有5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5万。预计到2020年,全区老年人口将增至8.5万,老龄化率达17%。”介绍起老人的基本情况,魏都区民政局局长张明虎对记者说。养老问题是社会热点,更是现实需求。如何破解养老困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迫切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6年以来,魏都区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建设“幸福魏都”,让每位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这一目标,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399”养老服务模式。

针对养老场所选址难等问题,魏都区委、区政府提出,要运用有解思维破解难题,通过 “新建、改扩建、租赁”等多种方式,大力实施城区养老服务网络工程,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舒心、美好的养老环境。

为加快养老场所建设,魏都区出台了《魏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社区托老站建设实施方案》,每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一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辐射到每个街道办事处的所有社区;社区利用现有条件,打造社区托老站,将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和床头。

在建设资金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引领。

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根据财政决算评审结果分类给予补助: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区财政全额承担;改扩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区财政给予补贴50%;现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装修项目,区财政给予补贴50%;社区托老站建设项目,区财政一次性给予建设补贴5万元。对入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本辖区户籍的老年人,给予每张床位每月70元的运营补贴。

养老设施建设坚持“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三类三个层次,“大、中、小”三种规模合理配置,“高、中、低”三个层次功能互补,做到规划、制度、设施、标识、标准、管理、平台、配送、培训9个统一,强化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文化大院、老年党建、民意收集、老年学校、善孝教育九大功能,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魏都区共建成1个区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3个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7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床位达到2350张,高于“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的要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初具规模,辐射带动周边4.8万名老年人,有效解决了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养老问题。

医养融合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南关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有电视、整套冷暖设备等,还有助浴扶手、地面防滑设备、紧急呼叫器等专业化设备。

除了设备专业外,护理员的护理水平也是专业级别。据了解,在这里,所有护理员全部经过培训上岗,按照老人护理级别提供不同的服务,并严格遵守“小病院内治,大病转院治”的原则,为老人提供安心、放心的服务。

去年以来,魏都区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省级改造,建立起了助老服务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信息平台,为老人提供定制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他们实施“魏都养老一卡通”政府购买特困老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以来,共为391位7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80岁以上的失独老人和重点优抚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共提供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2832次。

在许继社区,辖区内60至100岁的老人有1000多人,托老站投入使用后,受到不少老年人青睐。“这儿离家很近,不到10分钟就到了,没事过来打打牌、看看电视、唠唠嗑,病了有人看,这样的养老方式俺欢迎。”老人马文富说。

在万里社区托老站,30多名老人相聚于此,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老人们纷纷感叹:多亏社区打造的“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让他们找到了“家”。

经过深入探索,魏都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辖区13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6个日间照料中心均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由全科医生提供24小时“守候式服务”,确保老人不仅要住得舒心,还要住得放心。

贴心服务 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如果说医养融合追寻的是健康生活,那么,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养老服务则是探寻更优生活的又一实践。

魏都区按照“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服务模式,投入运行魏都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平台。该平台正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将魏都区老人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及养老服务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App和养老服务热线等方式接收老人求助信息,为辖区老人提供包括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居家照护等专业养老服务,实现了一点即应、一呼即通、一叫即到。

去年,魏都区举办3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学员达到相应级别的养老护理水平,基本上满足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与技能提升的需求。同年11月,他们举办第一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大赛第一名被推选为魏都区“魏都工匠”,提升了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今年1月2日,魏都区又举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试点项目启动仪式,7个助餐点和8个助浴点成为试点,今后将就近为老人提供专业且平价的助餐、助浴服务。

魏都区高桥营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申报第一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初步构建了以“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三位一体的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网点,智能化养老为手段,社会养老机构为补充,“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档次多样、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魏都养老服务体系。

而今魏都区的老人,可以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期安度晚年,也可以在托老站度过快乐的一天,居家的空巢、孤寡老人也可以迅速得到救助、陪护、购物等上门服务。“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体系,给魏都区的养老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破解了困扰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题,对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解决养老问题都具有借鉴意义。”这一养老模式被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刘泰誉为“魏都样本”,并先后得到省民政厅、民政部和财政部的充分肯定。

魏都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魏都区基本建成覆盖全区、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下一步,他们将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求为主线,按照“一年抓硬件、两年抓软件、三年抓提升”的目标,围绕国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城市建设、第一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城市的工作要求,拉高标杆,真抓实干,突出“399”养老模式提升,进一步推进养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