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许昌要闻

创新“强” 引擎“足”——许昌市着力打造“五个强市”系列述评之创新强市篇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21-10-26 09:2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关口,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区域竞争白热化的发展态势,许昌如何提升竞争力、走好下一程?

市八次党代会给出了答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胆识抓创新、谋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强市。”

(二)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站在国家层面,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谋划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让我们目标更清、方向更明、干劲更足。

站在全省层面,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河南省启动的“十大战略”中,“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被排在了第一位。

对许昌而言,创新就是所有发展要素的“粘结剂”和“催化剂”,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最强引擎。

创新强市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举措和战略任务。

(三)创新强市,许昌“底气”在哪儿?

许昌有雄厚的制造业“家底”,更有创新发展的优良“基因”。

从改革开放之初许继集团的体制机制创新,到民营经济呈喷薄之势的经营技术创新;从2013年提出建设创新型许昌,到今年提出建设创新强市,“创新”二字一直是许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词”。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21)》显示,许昌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位列郑州、洛阳之后,排名全省第3。

不妨亮一亮许昌2020年的创新“成绩簿”——

在创新主体方面,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44家,总量是“十三五”初(2016年)的4倍,总量和增速均跃居全省第4位;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2家,较2019年翻了一番。

在载体平台方面,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7家,其中许继集团智能充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许昌智慧信息产业园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德通混凝土技术研究院等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在科技项目方面,9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立项支持,共获得支持资金2250万元,居全省第4位;104项科技成果完成了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是2019年的2.2倍;121家企业获取省级补助资金2725万元,企业数量和争取资金数量均较上年增幅超过50%。

在双链融合方面,一大批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许昌,清华、复旦、同济、上海交大、北理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企业共建的实验室、检验检测等机构纷纷落地,中科院微电子所、航天九院771所围绕黄河鲲鹏建设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北理工阻燃材料研发及检验检测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

科技创新的“火焰”,在许昌这片发展热土上愈燃愈旺!

(四)创新强市,许昌“短板”在哪儿?

从创新能力来讲,许昌依然偏弱。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平台、机构偏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畅通,制造业产品科技含量不够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从产业层次来讲,许昌相对较低。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多数产业仍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 核心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在培育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较弱。

从科研支撑来讲,许昌相对较弱。全市高校建设一直滞后,高校数量较少,仅有许昌学院一所本科院校,本地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虽然目前与全国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来说仍然任重道远。

短板并不可怕,更无须悲观。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创新强市的目标才能更好实现。

(五)创新,意味着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创新,意味着转变思想观念,摈弃传统思维的桎梏,善开风气之先。

实现创新强市,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必须具备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勇立时代潮头、敢于争创一流。

(六)创新强市,向谁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寻经验,须瞄准沿海发达地区。找标杆,须向发达城市看齐。

上海市坚持创新引领,在集聚高端资源中培育发展新优势,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仅浦东一个区科创板上市企业市值就占到全国的40%。

深圳市将创新作为重要发展“基因”,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硬核”能力,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明确提出以创新做强苏州制造,去年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逆势增长26.8%,28家企业登上全国民营制造500强榜单,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个经济总量破2万亿元的地级市。

广东省佛山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地级市的“身份”,实现了GDP全国排名第16位、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12位的傲人成绩……

纵观全国各地的经济强市,无一例外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正是创新驱动赋予的强大动能,推动这些城市实现了经济腾飞,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七)创新强市,怎么做?

纵向比,许昌科技创新成就成绩斐然。

横向比,许昌科技创新与发达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关乎创新的思想观念、机制体制、扶持政策等领域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面对创新强市这个时代命题,市八次党代会和全市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已经画好清晰的“路线图”: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落实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优势产业,遴选培育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和“瞪羚”企业,厚植科技创新基础。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

——建设完善创新载体。深入实施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工程,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建设任务。围绕节能环保装备、硅碳新材料、中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和产业链,积极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独立建设、联合建设、省市共建等方式,建设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要支持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快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基地、大学科技园等,抓好黄河鲲鹏生态孵化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壮大工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和团队,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的动力活力。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与团队激励机制,用制度“引”人,靠环境“留”人,真正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条例,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实施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新机制,探索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试点。深入实施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使用奖补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与金融合作,用好用活“科技贷”“科技保”,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策和资金,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创新年”行动,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繁文缛节,集中力量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优化创新环境上来。改变财政资金“撒胡椒面”奖励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给予重点扶持,对科技创新有成果、有效益、能转化的企业予以重奖,树立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

(八)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

市八次党代会吹响了“创新强市”的集结号,当前只有坚持创新为先,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才能抢占新时代发展高地,书写许昌发展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